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親民黨:馬英九先恢復“國統綱領”再説和平協議

時間:2011-10-19 15:53  來源:環球網

  馬英九日前提出在“民意支援、‘國家’需要、‘國會’監督”前提下,未來十年當中審慎斟酌是不是洽簽“兩岸和平協議”。親民黨發言人李桐豪在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時表示,親民黨支援兩岸簽署和平協議,但應該在臺灣內部建立一套協調整合的機制,先化解臺灣內部的矛盾,凝聚共識之後,再與大陸洽簽,才是負責任、可長可久的做法。

  李桐豪指出,親民黨在2005年就開始推動兩岸和平促進法,當時沒有被國民黨和民進黨接受,現在馬英九提出洽簽“兩岸和平協議”的概念,“基本上親民黨是可以支援的”。

  李桐豪進一步指出,親民黨重視的是,在兩岸創造和平協議的過程當中,臺灣內部必須先形成共識,馬英九提出的3項條件説,以目前臺“立法院”由國民黨掌控多數的情況下,即使可以通過監督,但強渡關山的結果,一定會在臺灣內部引發很大的衝突。

  親民黨認為,兩岸要簽署和平協議,從一開始的發想,到中間協商的過程,必須經由臺灣內部不同理念的政黨先行溝通,一定要先形成臺灣內部多數共識,然後再推動兩岸和平協議,才是長治久安的做法。

  李桐豪説,如果不由此途,可以預見的是,以國民黨現在的操作方式,可能會因為缺乏內部協調,只靠選舉制度設計形成的多數,然後以霸權的心態,造成相關法案可以通過,但內部矛盾持續存在,如此的“兩岸和平協議”不會有穩定性,只是表像式簽訂,很容易因為臺灣內部出現不同意見就産生衝突,甚至因為政黨輪替,民進黨執政之後,就可以片面摧毀。

  李桐豪強調,問題的關鍵在於,簽定“兩岸和平協議”之前,需要建立臺灣內部的協商機制,化解不同黨派之間的矛盾與歧見,才能進行兩岸和平談判,或許“兩岸和平協議”的簽定需要2、30年,甚至是50年,希望逐步走向完整的協議過程。

分享到:
編輯:劉海偉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