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馬英九推週休二日約300萬人受惠 企業憂變相加薪

時間:2011-09-30 09:43  來源:中國新聞網

 

馬英九29日宣佈將推動縮短工時,全面週休二日。資料照片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臺灣媒體報道,馬英九29日端出“黃金十年”政策綱領,宣示全面檢討勞工休假制度,臺當局“勞委會”預計最慢2016年實施週休二日,將法定工時由兩周84小時減至每週40小時(或兩周80小時),勞工每年休假日將增加6天,估計約300萬名勞工受惠;但企業則認為是變相加薪5%,恐因此每年增加233億元(新台幣,下同)加班費支出。

  目前“勞基法”規定法定工時兩周84小時,即“隔週休二日”,公務員早在2001年實施每週工時40小時“週休二日”。未來法定工時縮短後,勞工例假日將由現行91天增加為104天,但“勞委會”也同步把勞工規定假日由19天減至12天,勞工每年假日總數將由現行110天增至116天,比公務員多1天(規定假日多放五一勞動節)。

  每週工時減為40小時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坦承,大陸也有115天,島內勞工調高休假日是必然的。未來修法可直接將法定工時降為“單周40小時”或“雙週80小時”,需兩個配套措施,一是讓勞工與公務員規定假日天數趨於一致;另是提供服務業等特殊行業“變形工時”配套,讓特殊行業不用硬性實施週休二日,可將休假彈性調整,細節還需討論。

  據“勞委會”去年7月調查,每週工時超過40小時事業單位佔45%,勞工約300萬人。“勞委會”評估,縮短工時後企業要維持原生産力需加班因應,預計每年將增加233億元,佔薪資成本0.66%。

  學者:應分階段實施

  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説,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形同“變相加薪5%”,若貿然端出許多牛肉,最後無法落實,反而成為壓垮島內經濟的最後一根稻草。他説,何況石化、鋼鐵等部分産業全年不能停止運轉,若全面週休二日,人力配置勢必得重新調配,屆時員工假日輪班是否視為加班等都需厘清。商總理事長張平沼則認為,當局可鼓勵企業員工多休假、多充電,但不應強制規定,以免適得其反。

  政大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表示,週休二日讓勞工有更多休閒時間,能刺激消費、景氣,但企業也可能面臨排班不易等新問題,當局須設計更多配套措施,並分階段實施,才能減緩衝擊。另應加強超時加班控管,才能讓勞工有更多休息時間。

  民眾:工作量一樣多

  臺灣大學經濟係兼任教授林向愷指出,歐美國家大幅縮短工時是為了增加就業機會,臺灣目前法定工時還算適中,勞動環境沒惡劣到須修法改善,“政府應讓企業有更大彈性,推動週休二日對改善整體勞動環境並無幫助。”

  上班族林信秀説,減少工時樂見其成,但擔心公司以其他名目要求加班,補足被減少工時。民眾仇婉珍悲觀認為,縮短工時“要做的事還是一樣多”,不覺得特別開心。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張真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