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報:蘇嘉全被蔡英文搭配 會是好酒沉底?

時間:2011-09-14 13:04  來源:中國新聞網

  9月9日,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參選人蔡英文左在臺北宣佈其參選副手為現任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長蘇嘉全右。中新社發 劉舒淩 攝

  臺灣《中華日報》日前刊文説,副手人選必須和正參選人政策理念相同,且“零隔閡”的形成互補作用,才能加分。蔡英文雖説:“蘇嘉全是我倚重、相信的工作夥伴,最後的人選就是最佳組合。”但“最後的人選”會是“好酒沉甕底”嗎?這得取決於選民支援程度。

  文章摘編如下:

  蔡英文副手人選,“眾裏尋他千百度”,不知幾經回首?因黨內首選蘇貞昌堅定拒絕,而公佈時程已不容推遲,近日終於宣佈和黨秘書長蘇嘉全搭配,“蔡蘇(小蘇)配”(或謂為“英嘉配”)成局。惟“蔡蘇(小蘇)配”之利於蔡英文,恐不如“蔡蘇(大蘇)配”。

  誰會是蔡英文的副手?黨內黨外都很關心,因具有象徵意義和指標作用,譬如“央行總裁”彭淮南若當副手,表示蔡英文乃至民進黨對彭淮南都有吸引力,他並且自信其金融專業能力,在蔡英文陣營會受到尊重而能發揮。但彭淮南顯然不做如是想,蔡英文意想的第一人選就此落空。

  蔡英文宣佈“蔡蘇(小蘇)配”之後,民進黨人士説:“外界傳聞副手名單很多,但蔡英文只考慮三人,依序是彭淮南、蘇貞昌、蘇嘉全。”但其然乎?其不然乎?經媒體曝光人士,就有彭淮南、賴英照、林信義、林全,他們在專業領域各領風騷,卻一個個都沒有下文。

  “向外借才”,蔡英文空手而回,説明上述象徵意義和指標作用未在蔡英文屬意的人出現,甚至可解讀出負面意涵,就是他們不認為自己的專業,能在民進黨執政時得到尊重與發揮,更可進一步解讀為他們未必看好蔡英文會當選,如果允為副手人選,在成敗得失之間難免有一定的風險。

  在覓取副手人選過程,蔡英文尋尋覓覓,應有“最難將息”的時候。原被黨內最看好的蘇貞昌,曾多次表達拒絕態度。

  而蘇貞昌也拒絕“被搭配”,早在民進黨初選蔡英文勝出第一時間,就明確表達不當副手的態度。然而,2007年蘇貞昌和謝長廷在黨內初選時殺得刀刀見骨,之後還是“蹲下來”與謝搭配參選2008。有此前例,黨內認為“蔡蘇(大蘇)配”仍可能出現,未料蘇貞昌言而有信拒絕到底。

  蘇貞昌在黨內初選和蔡英文産生心結,但他拒絕“被搭配”,原因應非僅一端,他如:日前維基解密網站披露,蘇貞昌曾向美國在臺協會(AIT)表示“蔡英文沒有能力”。再者,蘇貞昌2008年選舉、2010年臺北市長選舉、今年黨內初選皆敗選,若和蔡英文搭配有多少勝算?委實説不準。

  “大蘇”蘇貞昌拒絕,“小蘇”蘇嘉全接手,總算“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根據黨內人士轉述,蘇嘉全曾向蔡英文表示:“主席,您先去徵詢,他們都拒絕,再考慮我。”蘇嘉全終於等到“蔡蘇(小蘇)配”。然則,蘇嘉全曾任屏東縣長、“農委會主委”,應知ECFA更有利於農漁民,對ECFA的態度是否和蔡英文衝突?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

  副手人選必須和正參選人政策理念相同,且“零隔閡”的形成互補作用,才能加分。蔡英文雖説:“蘇嘉全是我倚重、相信的工作夥伴,最後的人選就是最佳組合。”但“最後的人選”會是“好酒沉甕底”嗎?這得取決於選民支援程度。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