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抱有五個幻想
作為臺灣最大的在野黨,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動向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一定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尤其是目前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抱有的五個幻想將制約其兩岸政策的調整程度與方向。
其一:民進黨誤認為兩岸關係政策在兩場選舉中的作用並沒有國民黨所想像與宣稱的那麼大。他們認為決定選舉勝負的主要因素是臺灣內部的問題,不是兩岸政策,民進黨甚至有意在淡化兩岸關係因素在選舉中的作用。
其二:民進黨誤認為不用實質調整其兩岸政策也能夠爭取過半選票並贏得選舉。認為在選舉中只要強調臺灣社會公平、突出貧富差距及族群問題就能夠爭取多數。
其三:民進黨誤認為即使其不實質調整兩岸政策,只要上臺執政,中國大陸也得務實面對,也一定會與民進黨當局打交道。
其四:民進黨誤認為只要政權在手,就能夠處理好兩岸之間的和平穩定。即使上臺初期兩岸間有些波折,最後也一定會進入穩定發展階段。
其五:民進黨誤認為即使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間的交流與協商也能夠維持,只不過是採取有別於目前兩岸間所進行協商的方式。
二、民進黨關於兩岸政策的八大説辭
基於以上認知,民進黨為了騙取選票,在兩岸關係政策上提出了以下八方面的説辭來矇騙臺灣民眾與國際社會:
其一:蔡英文與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沒有本質差別。如果有,也是中國大陸或者有心人的偏聽、偏信與選擇性相信。
其二:馬英九連任與蔡英文上臺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沒有根本性的不同影響,因為兩個人的性格、特徵及兩岸政策基本類似。
其三:無論是馬英九還是蔡英文,只要上臺執政,中國大陸都會務實面對,並與之打交道。
其四:蔡英文上臺後可以與中國大陸建立新的對話基礎。即使民進黨無法承認與接受“九二共識”,蔡英文也可以與大陸推動建立新的對話基礎,因為蔡英文是民進黨內對中國大陸了解最深刻的人士,是民進黨內的政策權威,黨內無人能夠挑戰她,蔡英文在掌握政權後可以從容調整民進黨的兩岸政策。
其五:蔡英文上臺後,基於2300萬台灣人民的利益,不會也不能推動“臺獨”政策,一定調整民進黨既有“臺獨”政策,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
其六:美國對臺灣的選舉採取“中立”的立場,沒有特定的支援對象,只要是合法選舉産生的領導人,美國都接受,美國
甚至已在做蔡英文上臺的準備。
其七:蔡英文上臺與民進黨執政後,兩岸的經貿與交流都能夠持續發展。
其八:中國大陸的對臺政策既然是和平發展,臺灣的政黨輪替又是常態,所以中國大陸必須務實面對民進黨的可能上臺。
三、蔡英文與馬英九的兩岸政策存在本質性的差異
蔡英文與馬英九在性格、行使風格等方面,也許存在一定的類似或者相似性,但蔡英文與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事實上存在著本質上的區別。也許有人認為馬英九與蔡英文的兩岸政策也有相同的部分,如兩岸交流,兩岸經濟合作,包括在ECFA問題上,蔡英文也不再堅持原先一味反對的立場,甚至也提出如果她當政,“會延續前朝政策”,不會“橫柴入灶”,也有人認為馬英九的“三不”政策與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相類似,但必須看到:儘管蔡英文沒有再強調“追求臺灣獨立”,但蔡英文至今也沒有明白表示放棄“臺獨”立場,也堅持不承認“九二共識”,對兩岸政治定位,蔡英文的基本立場是“一邊一國”。這從8月下旬蔡英文所公佈的《十年政綱》兩岸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
至於有人寄希望蔡英文在贏得選舉、上臺後再調整兩岸政策,個人則是認為:如果蔡英文與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在投票日前沒有根本的調整,一旦當選後調整的概率只會更小。因為既然已經取得政權,當然沒有再進一步調整的必要性,既然已經當選,蔡英文與民進黨會誤認為他們選前採取的政策是對的,是符合民意的,是爭取到了最大多數選票的。
個人當然也樂見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在兩岸政策上進行調整,也鼓勵她繼續進行調整,放棄“臺獨”立場。但到目前為止,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調整還是策略性的,不是本質性的;是為了選舉的短期行為,是零星的,不協調的,是表面性的,不是實質性的。根子在蔡英文其實就是個“理念型”的“臺獨”人士,而非陳水扁式的“工具性”“臺獨”。所以,蔡英文與馬英九的兩岸政策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華廣網 本文作者為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