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盤點馬英九的“摳門”生活 衣食住用行樣樣節省

時間:2012-04-27 11:01  來源:東南網

  據《聯合晚報》26日報道,馬英九520連任就職,將以簡單、隆重與節約為原則,取消慶祝大會及施放焰火等活動,僅余的就職典禮和宴會兩項活動,連任就職典禮大約只花不到600萬元(新台幣,下同),是陳水扁連任就職花費的8.6%。

  在臺灣,馬英九有許多綽號,比如形容政治上清廉的“不沾鍋”,做事一絲不茍的“馬更正”,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的“馬鐵人”,日常飲食簡單節省的“便當王 ”……追隨馬英九多年的“立委”吳育升曾説,馬英九的節儉和摳門應該是一線之隔。今天我們就從老百姓最熟悉的衣、食、住、用、行,了解一下這位島內政壇第一人的“摳門”生活。

  

  馬英九有次拍競選廣告,穿的舊西裝實在皺到不行,幕僚問怎麼不燙一下?馬英九答:“燙過了呀!”這身舊西裝後來還被鞭炮炸破過,但馬花了300元修補了一下,竟然又穿著參加了“總統”就職典禮。幫馬定做西裝的永泰西服店老闆曾透露,馬英九的西裝穿了十幾年還在改來改去、補來補去。

  據説馬的一大省錢秘訣,就是在家和辦公室各有一個熨斗,隨時用來熨燙襯衫,只有西裝才送到外面洗。他的衣服都是大眾品牌,他最喜歡的是HANGTEN牌休閒T恤和“獨角獸”牌格子襯衫,單件不會超過500元。

  

  2008年5月,馬英九就職後第一餐吃的就是便當,有的人覺得他太做作、太矯情,但這其實是馬英九多年的飲食風格。他上任後解聘了“總統府”的專任廚師,宣佈以後他上班期間都吃便當,除了宴請“外賓”。

  當然,馬英九不是當上“總統”才吃便當的。一名長期跑馬英九新聞的臺灣記者曾爆料,馬英九的每10餐裏有9餐是盒飯,一年吃下700多個盒飯。當記者和隨行的人看到溫乎乎的排骨盒飯時,“光聞味道就想撞墻”,但馬英九對吃盒飯從來不抱怨,反而覺得“節省、環保、方便”。據了解,馬英九的標準早餐是鮮奶加三明治,中午便當則不超過100元。

  

  馬英九2008年就職前曾透露,原先希望上任後,能夠從“中興寓所”騎單車到“總統府”上班,但特勤人員礙於安全考量堅決反對,他只好“從善如流”。不過他也向軍方表示,往後將減少搭乘“空軍一號”的機會,儘量多坐高鐵,原因是油價上漲,搭飛機的油料實在太貴,為了他一個人下鄉,起降一次就得花百萬,“不能接受”。

  

  説到用的,男人最重要的裝飾應該就是鋼筆和手錶了。馬英九有一支派克鋼筆,是他上大學時父親送的,直到現在他還在用。他還有兩塊手錶,他最經常戴的一塊,是他結婚時岳父送給他的歐米茄,另一塊是電子錶。

  馬最好的鞋子是臺灣本土的Lanew品牌,每天跑步穿的球鞋是十幾年前當“法務部長”時買的,鞋底已經補過好多次。馬家附近的裁縫曾經爆料説,馬英九的舊球鞋總是修了又修捨不得丟,就連泳褲破了也拜託母親送到市場給裁縫店補。

  

  在臺北市文山區的普通居民住宅區,有一座老舊的公寓樓,三樓就是馬英九一住25年的家。即使是擔任“法務部長”、臺北市市長,馬英九也沒有搬進“政府”提供的官邸,而是同普通百姓一樣居住在公寓樓裏。

  這套房子,是馬英九當年從美國返臺工作時父親馬鶴淩為他購置的,大概有33坪(1坪約3.3平方米)大。整個三樓,南面一套是馬英九夫婦,北面一套住著他的母親秦厚修。直到當選“總統”,馬英九才搬到“中興寓所”(扁時代的“玉山官邸”)。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李帥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