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退役將領稱軍機撞山疑天氣或空間迷向肇禍

時間:2011-09-14 09:41  來源:中國新聞網

  臺空軍編號5401雙座F-5F(圖)及編號5506的RF-5F偵照機13日晚進行編隊飛行任務時,在宜蘭蘇花公路116公里處撞山,飛機爆炸起火,3名飛官失聯,軍警連夜展開搜救。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臺空軍編號5401雙座F-5F及編號5506的RF-5F偵照機(圖)13日晚進行編隊飛行任務時,在宜蘭蘇花公路116公里處撞山,飛機爆炸起火,3名飛官失聯,軍警連夜展開搜救。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一位空軍退役將領13日指出,臺灣東部空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即夜間很黑,也很暗,而兩架F5戰機同時失事,不可能是機械因素,研判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天氣,或是空間迷向,即所謂的空中錯覺,也就是長機迷向,僚機跟著長機飛,才會發生這麼不幸的事件。

  這位臺灣空軍人士指,失事的兩架F5戰機是作夜航訓練科目,從晚上7時39分起飛到52分失聯,中間約有14分鐘,而依F5戰機的速度,以及以往訓練時間,僅須10分鐘就可抵達東部外海的空域,而且高度已非常高。換言之,即便是失事,也是墜到東部外海,而非在沿岸的東澳山區。

  這位將領進一步分析,會在東澳山區失事,而不是在既定的訓練空域,無論是飛機的高度與距離都不對;會撞到東澳山區,代表高度太低;因此,研判最可能的失事原因,一是天候因素,加上東部空域夜間本來就比西部空域黑,再者就是發生空中錯覺,才導致兩架戰機同時撞山失事。

  他指出,如果是空間迷向,發生空中錯覺,軍方事後從戰管雷達軌跡與無線電聯繫即可判斷。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的情況是,兩架戰機已飛近訓練空域,但基地發現天氣狀況不對,予以召回,飛機在折返途中,發生不幸事件。

  這位飛行時數相當豐富的空軍官員表示,以往數起戰機在東部失事案例中,事後檢討,多半是空中錯覺所造成,很少是機械因素造成。

  另一位空軍飛行員表示,1981年左右,臺灣空軍嘉義基地曾有兩架F104戰機,在訓練完回航時,要降落基地時重飛一次,結果兩架戰機不幸都撞到地面。1964年的閱兵,也有一架戰機碰到廣播電臺天線,另兩架戰機回頭看,結果發生空中對撞,這是空軍另一件兩機同時失事的個案。

  這位飛行員指出,所謂空間迷向的狀況,例如戰機本來飛的好好的,卻突然倒飛,可能就不對勁了,飛行員若發生空間迷向後,飛行高度通常都會大幅度下降,非常危險。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