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兩岸新能源研討會舉行 與會代表吁合作共贏

時間:2012-05-29 09: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共中央臺辦、國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先生在大會開幕式致詞。黃芳攝

  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新能源新技術功能委員會主任委員徐濤先生在大會開幕式致辭。 黃芳 攝

  “兩岸新能源新技術發展研討會”28日在河北邢臺舉行,海峽兩岸的數百名專家、學者及企業代表齊聚於此,就新能源、技術的發展策略及前景展開深入探討,“兩岸合作與共贏”成為當天與會代表的共同呼聲。

  國臺辦主任助理龍明彪當天致辭中表示,在全球需求結構發展明顯變化、氣候變化及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問題突出的背景下,新能源産業必將也已經成為引領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産業。而恰逢大陸十二五發展新時期,亦是臺灣黃金十年的起跑點。“在ECFA帶來的商機之下,兩岸企業合作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兩岸産業聯姻一定能結出豐碩的果實。”

  本次研討會由國臺辦經濟局和河北省臺辦指導,全國臺企聯和邢臺市政府主辦,全國臺企聯新能源新技術功能委員會、邢臺商務局、邢臺市臺辦共同承辦,是全國臺企聯下屬新能源新技術功能委員會自成立以來舉辦的首場大型研討活動會,來自國內多地臺企聯合會以及臺協會員企業近100名成員參與活動,並圍繞“新能源、新技術推動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暢所欲言。

  對於大陸新能源産業未來之路,全國臺企聯常務副會長、威盛電子(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區執行長徐濤極為樂觀,他認為“大陸發電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最大的照明生産和消費市場,LED行業迎來了發展的盛夏期,儘管新能源汽車雖然剛剛起步,但其政策導向已逐漸走向清晰,201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業將有望駛入快車道。”

  在他看來,儘管新能源産業在中國大陸仍然處於成長期,其産業集聚受區域政府政策、當地資源條件影響較大,但“隨著各級政府為創新型新能源、新技術發展提供優越的鼓勵政策和扶持舉措,促使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和企業將研究和發展的重點聚焦在新能源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上,為新能源的發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環境。”

  龍明彪形容陸臺合作應“順應形勢、抓住時機、加強合作”。他表示,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二十多年,具有創新升級的基礎優勢,但同樣面臨著如何轉型升級,實現永續發展的課題。臺商應順應形勢、抓住有利時機,在綠色、節能、低碳、環保等新興産業與大陸各地加強合作。

  這一觀點獲得與會眾多臺商的回應,北京臺資企業協會理事楊鴻彰打趣地説,臺灣累計有新能源的研發、資金、銷售渠道優勢,而大陸有土地、勞動力成本所長,雙方若能通力合作,“不僅互利共贏,簡直世界無敵”。

  在當天的研討會上,賽迪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張濤、拓璞産業研究所副所長黃鋰、北京賽迪世紀資訊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總裁、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高級工程師張曉康等分別就“中國新能源産業投融資與並購策略”、“新能源汽車發展報告”、“風電産業發展面臨的形勢政策、市場與熱點問題”及“中國LED行業發展現狀與趨勢分析”等發表主題演講。

  位於河北省南部的邢臺市,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和蓬勃發展的新興工業城市。據該市副市長李博介紹,近年來,該市新能源産業得到迅速發展,先後被國家命名為“中國太陽能建築城”、“國家火炬計劃硅材料産業基地”、“國家光伏高新技術産業化基地”等。2011年新能源産業實現銷售收入340億元,佔全部工業的9.6%。單晶矽産量連續九年位居世界第一,是世界上最大的單晶矽生産基地。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分享到:
編輯:焦源源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