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臺灣首富”王雪紅:“大商為道”的傳奇女子

時間:2011-06-10 09:46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資料圖:王雪紅 路梅 攝

  日前,《福布斯》公佈的2011年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上,HTC董事長王雪紅與丈夫陳文琦以68億美元的凈資産打敗去年的臺灣首富郭臺銘,成為新一代“臺灣首富”。

  自此,臺灣商界流傳已久的“生女如當王雪紅”的言論再次成為焦點。能當首富已屬不易,一位女子全憑自己的真槍實彈奮鬥成臺灣首富更屬罕見。人們或許已經習慣她作為“富婆”和“董事長”的頭銜,性別對於成功人士不過是錦上添花。然而在一日千里飛速發展中的IT領域,王雪紅單純作為一位女子在商界打拼中歷經的風雨坎坷更像一段謎一樣的傳奇。

  鋼琴家的夢想破滅

  王雪紅最初的理想是成為一名鋼琴家。

  王雪紅的父親,台塑董事長王永慶,在臺灣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他把臺灣塑膠集團推進到世界化工工業的前50名。一向和世界經濟接軌的王永慶,對於子女的教育理念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培養他們的獨立精神。

  於是,王雪紅的哥哥、姐姐都是從小被送到英國讀書歷練。不同的是,到15歲的王雪紅出國時,她被送到了美國。因為王永慶發現,世界的經濟文化中心已經從英國轉移到了美國。於是,王雪紅在美國讀完高中後,進入了加州柏克萊大學。王雪紅説:“每一個兄弟姐妹都是被‘扔’到國外獨自求學生活的。”所以,順應時代潮流,她也就這麼被“扔”到了舊金山一個猶太人的寄宿家庭。

  19世紀70年代的美國,留學潮還不是這樣熱。於是王雪紅成了當時全校唯一一個中國留學生,而且年齡非常小。異國求學的經歷並沒有想像中的浪漫,衣食住行都考驗著這個中國小女孩,背後的艱辛可想而知。

  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王雪紅想成為一名鋼琴家的夢想,生根發芽了。

  一直喜歡古典音樂的王雪紅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音樂系,專業是作曲。她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練習鋼琴。然而熱愛雖然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卻不是全部。王雪紅髮現自己作曲的時候雖然冥思苦想好久,卻只能寫出一個句子,而周圍許多同學邊玩邊聊,蹦蹦跳跳很輕鬆便能出來許多靈感。於是,她在和自己的導師經過一番長談後意識到,要想成為一名著名的音樂家,天分和努力缺一不可。自己認真有餘,但在這方面天賦不夠。

  就這樣,她決定轉到經濟係。

  攻讀經濟之後,王雪紅的大學生活開始順風順水。柏克萊大學寬鬆的學術環境正好符合了她一向熱愛自由的脾性。她沒事就到各個系裏轉悠,總能發現許多“古怪又十分有趣的人”。她還選修了自己感興趣的英國比較文學,是圖書館的常客,愛讀尤金。奧尼爾的劇本和狄更斯的小説。對三毛成長影響頗深的臺灣作家白先勇開課,喜歡文學的王雪紅也總去聽講。一個人在美國求學的日子,王雪紅總是把自己比喻成“一塊海綿”,迫不及待地四處吸收各種知識。

  鋼琴家夢想的破滅,算是王雪紅人生的一個轉捩點。要不然可能現在的情況可能會是世界上多了一個二流音樂家,卻少了一個商界奇才女。所以自知之明很重要。

  最低谷時發現商機

  “我從小就養成了不想被控制,不想跟人走的個性。”王雪紅曾經這樣描述自己的性格。也許正是因為這種不服輸、勇於挑戰的闖勁,成就了她日後的輝煌事業。

  但王雪紅從不否認,自己受父親王永慶影響很深。她所在的王家是大家族,有其複雜之處。“可是我感謝神,讓我生在這個家庭,讓我磨練、面對很多事情。每當遇到挫折的時候,我就想父親會怎麼做呢?會不會放棄?”

  王雪紅從父親那裏繼承了長跑的習慣。她常在早上五點半就到運動場上跑步,跑個四五千米後才休息。“我喜歡跑步,因為跑步其實不需要特定的目標。”她曾有一段時間為脊椎所苦,但是後來不藥而愈。她認為,這是信仰的力量,但神醫治她的脊椎不是偶然的:“它知道我不容易安靜,所以要我持續跑步,並在其中默想神的話語、禱告、裝備自己。”

  大學畢業後,王雪紅加入了二姐王雪齡創辦的大眾電腦公司,主要負責銷售。她不滿足於每天坐在辦公室電話銷售,為了多賣些産品,常常一個人拖個大桌子、租個展會攤到處秀公司那些碩大的電腦。

  利用姐姐公司很好的銷售平臺,王雪紅學到了很多經營之道,也遭遇了自己少年時最大的挫折。

  因為自己的輕信和缺乏經驗,公司遭遇了一個西班牙人訂貨之後沒有付款的商業套騙。當時這個西班牙人作為大客戶姿態出現,好強的王雪紅在一番爭取之後獲得了他的大額訂單。她在沒有收取預付款的情況下便追加大宗産品和相關配件,結果對方遲遲不肯支付款項。

  她開始想到的是把姐姐和姐夫的公司“毀了”,覺得“自己的世界完蛋了”,轉而她又覺得自己不能沉淪下去。

  面對這筆損失高達70多萬美元的鉅額訂單,王雪紅毅然飛到西班牙追債,租公寓,雇保鏢,打官司,長達半年。

  雖然到最後一分錢也沒要到,但這種負責到底,不放棄每一分努力的“拼命三娘”勁兒,已經為不久後的創業埋下了伏筆。

  在等待官司判決的那段日子,王雪紅不僅頂住了要債壓力,還帶著電腦在歐洲四處尋找新的業務機會。1988年的時候,她在矽谷接觸到一家做晶片的小公司,忽然萌生了創業的想法。

  當時,臺灣大多數廠商都給歐美品牌做代工,通過組裝進口的零件來賺取加工費。王雪紅就想,難道中國自己的廠商就不能做整個産業?於是,她當機立斷,以母親送給自己的房子做抵押,向銀行借了500萬新台幣(約合人民幣112萬元),買下了矽谷的一家公司——這就是後來的威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

分享到: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