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潔篪談溫家寶總理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三大成果

時間:2009-10-26 08:30   來源:新華網

  睦鄰友好 真誠互助 推動合作 共謀發展
——楊潔篪談溫家寶總理出席東亞領導人系列會議

  

  10月25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泰國華欣出席第四屆東亞峰會。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10月24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泰國華欣出席第十二次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會議。這是集體合影。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10月24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泰國華欣出席第12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新華網北京10月25日電(記者馮堅 廖雷)10月23日至25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赴泰國華欣出席了第十二次中國與東盟(10+1)領導人會議、第十二次東盟與中日韓(10+3)領導人會議和第四屆東亞峰會。會議結束後,陪同訪問的外交部長楊潔篪向隨行記者介紹了溫總理此次出訪有關情況。

  楊潔篪説,近年來,東亞區域合作加速推進,各國利益緊密相連。國際金融危機給本地區造成嚴重衝擊。面對挑戰,東亞國家加強合作、共克時艱、化危為機、共謀發展的願望進一步增強。作為東亞大家庭的一員,中國同本地區各國命運相連,休戚與共。中國一方面努力把本國的事情做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同時大力倡導和推動東亞合作。今年4月國際金融危機肆虐時,中方提出了與東盟加強合作,共克時艱的一系列重要舉措和倡議,廣受各方讚譽。在當前應對危機的關鍵時刻,召開本次會議具有重要意義。會議期間,溫總理就攜手應對危機和挑戰,深化區域合作,提出新舉措和新倡議,既針對解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和普遍關心的問題,又著眼長遠和戰略規劃,體現了友誼、誠意、合作和信心,為推動會議取得成功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深化了中國-東盟務實合作

  楊潔篪説,今年4月,溫總理代表中國政府宣佈,設立總規模100億美元的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向東盟提供150億美元信貸支援,向東盟欠發達國家提供2.7億元人民幣特別援助等措施和倡議。這些政策措施對遭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東盟國家無疑是雪中送炭。東盟國家關心什麼時候、如何用上這筆資金。此次溫總理宣佈,“中國-東盟投資合作基金”首期基金10億美元募資工作已近完成,年內可開始投資運作。中國決定將150億美元中的優惠性質貸款額度在上次宣佈的17億美元基礎上增加50億美元,進一步加大了對東盟國家的支援。

  楊潔篪説,中國-東盟自貿區將如期于2010年全面建成。溫總理提出,要充分發揮其作用,帶動雙方各領域交往與合作。為此,中方明年舉辦自貿區論壇、雙方共建自貿區商務門戶網站、在東盟國家建立經濟合作區、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溫總理還就加快構築互聯互通的區域基礎設施網路、深化農業和農村合作,加強在生態環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甲型H1N1流感防控、社會文化等領域交流合作提出許多建議,這不僅有利於增強東盟國家自我發展能力,而且對促進中國-東盟關係全面、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與會各國領導人高度讚賞中國奉行睦鄰友好政策、致力於加強同東盟國家的合作,一致認為中國以實際行動支援和幫助東盟國家克服困難、共同應對挑戰,是維護本地區金融經濟穩定、促進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表示願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務實合作。會議簽署了關於建立中國-東盟中心諒解備忘錄、中國-東盟智慧財産權合作諒解備忘錄、東部增長區經濟合作協議等合作文件。

  二、推進了東亞區域合作

  楊潔篪説,中國是最早倡導和支援東亞合作的國家之一。溫總理闡述了中方對東亞合作的立場和主張。他指出,東亞國家人口眾多,文化各異,發展水準不一,多種合作機制並存。他強調,各國要求同存異,妥善解決分歧,維護穩定、安寧大局;要推動地區經濟和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要促進文明的多樣性與和諧共存;要以10+1機制為基礎、10+3機制為主渠道、東亞峰會為重要戰略論壇,優勢互補,相互促進,朝著建立東亞共同體的長遠目標不斷邁進。

  楊潔篪説,目前地區經濟出現復蘇的積極跡象,但恢復較快增長仍任重道遠。溫總理指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仍是當務之急。東亞國家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決心不能動搖,政策不能改變,力度不能減弱,要做好應對危機的長期準備,不能輕言退出。要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努力擴大區域內貿易和投資。要順應全球新一輪産業革命的潮流,加強在綠色經濟、迴圈經濟、現代農業、製造業等領域的合作。溫總理倡議年內簽署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建成區域外匯儲備庫;建立獨立的區域經濟監測機構;推進亞洲債券市場建設;宣佈中國願為區域信用擔保和投資機制提供2億美元資金支援,增強本地區共同防範和抵禦風險的能力。

  楊潔篪説,基礎設施是本地區發展的瓶頸,也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溫總理倡議發揮各國在資金、技術、人力等方面的優勢,加強規劃協調,加快構築通暢、高效的區域基礎設施網路,為東亞一體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與會各國領導人積極響應溫總理的倡議主張,普遍讚賞中國為推動東亞合作作出的重要貢獻,表示願攜手共創東亞區域合作的美好未來。

  三、促進了我與有關國家雙邊關係發展

  楊潔篪説,中國一貫高度重視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合作關係。會議期間,溫總理進行了一系列雙邊會見,達成許多重要共識。

  在會見印度總理辛格時,雙方一致同意,堅持推進中印面向和平與繁榮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中印互不視對方為威脅,歡迎對方的發展。兩國要堅持睦鄰友好,保持高層交往,增進政治互信,擴大互利合作,加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等重大問題上的協調配合,促進共同發展。關於邊界問題,兩國總理都認為,應遵循已達成的政治指導原則,繼續通過坦誠對話,爭取談判不斷取得進展,最終達成公平合理和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雙方要確保邊境地區的安寧穩定。

  在會見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時,溫總理表示,應本著相互尊重、平等互利、求同存異的原則處理兩國關係,尊重和照顧彼此核心利益與重大關切。雙方應加強對話、交流與合作,不斷充實中澳全面合作關係內涵。陸克文對此表示贊同。他表示,澳方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願同中方加強在各領域的戰略合作。關於中澳自貿協定,兩國總理重申,雙方要本著積極、務實、平衡、互利的精神,堅持不懈地推進有關談判,爭取達成一個高品質、全面、雙方都接受的自貿安排。

  溫總理還會見了泰國、緬甸、紐西蘭總理,並同多位外國領導人進行了友好交談,同他們就加強雙邊高層交往與互利合作,共同推動區域合作,加強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等問題上的溝通協調達成廣泛共識。

  楊潔篪説,溫總理此次出訪成果豐碩,意義深遠,以誠意和實際行動充分體現出中國奉行“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周邊外交方針,是東亞各國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正如溫總理所説,中國將以最大的誠意、決心和信心,與東亞各國一道,為實現共同發展、持續發展、和諧發展作出不懈努力。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