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巴在拉美"三國演武" 巴西想"速成"軍事大國?

時間:2009-09-21 08:42   來源:中青線上-青年參考

  9月15日,俄軍總參謀長馬卡羅夫飛抵古巴,讓近一斷時間瀰漫拉美地區的軍火味更加濃重:前幾天俄熱情接待“反美鬥士”查韋斯,並向委內瑞拉大賣軍火;美借反恐和打擊毒品為名,擬大規模駐軍哥倫比亞,進一步加強在其後院的軍事存在。而身為地區大國的巴西,也大舉購買軍火,加快了“擁兵自重”的步伐。
 
  你挖我墻腳 我掘你後院

  對查韋斯而言,每次對“友邦”俄羅斯的訪問都是“乘興而去,盡興而歸”。上周的第9次訪俄之旅也不例外。9月14日,查韋斯在委“你好!總統”電視直播節目,中迫不及待地透露了他的訪問成果:俄承諾向委提供22億美元貸款,用於購買近百輛T-90坦克,以及包括S-300、“龍捲風”在內的先進的俄制防空系統。此前,查韋斯在解釋為何需要俄制重型武器時稱,委內瑞拉周邊正在形成一個“包圍圈”,委“必須增加自身的國防潛力”。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克里姆林宮對查韋斯的到訪表現出了一如既往的熱情。總統梅德韋傑夫表示,俄願意向“我們的朋友”提供“他們索要的武器”,包括“坦克和其他武器”。而就在剛剛送走查韋斯之後,俄武裝力量總參謀長馬卡羅夫大將開始了對另一個拉美國家——古巴的訪問。據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馬卡羅夫于15日抵古,與古軍總長及其他軍內高官就“俄古軍事合作事宜”舉行會談,並將視察“一系列軍事施”。

  其實,俄近日針對委古展開的“熱絡”軍事外交,是其“拉美攻勢”的繼續。近年來,俄苦心經營,在拉美地區恢復和培養了不少“盟友”,譬如説,委內瑞拉和智利是俄重要軍火貿易夥伴,尼加拉瓜繼俄之後,第二個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後,給予俄很大的國際支援。去年,俄曾先後於9月和12月,派遣戰略轟炸機和艦艇編隊遠赴委古兩國舉行演習,引起國際社會尤其是美國的極大震動。

  分析人士指出,俄之所以加強“拉美攻勢”,是對美近年來不顧俄強烈反對,以“反恐”為名大舉侵蝕獨聯體空間的回擊。俄的邏輯很簡單:你挖我的墻腳,我也掘你的後院。

  美要在哥倫比亞駐軍

  俄委間的軍售大單引發美國的嚴重不安。美國務院發言人凱利14日表示,美國對委從俄大量進口戰鬥機和坦克等重型武器表示關切,認為此舉將“引發美洲大陸的軍備競賽”,“對西半球的穩定構成嚴重挑戰”。凱利並要求委將武器採購透明化,説明實施此類軍購的目的。

  其實,拉美地區出現軍備競賽苗頭,究其根源,美國才是真正的始作俑者。去年4月,美國宣佈重建第四艦隊,加強在拉美地區海域的活動。今年8月14日,美國與哥倫比亞就加強安全與防衛合作達成協定,允許美軍使用哥倫比亞境內至少7處軍事基地。美軍以反恐和協助哥倫比亞打擊毒品走私為由,擬通過駐軍方式加大對拉美地區的戰略控制力。未來美軍的入駐,引發拉美其他國家的嚴重不安。

  在8月28日南美洲國家聯盟特別峰會上,委內瑞拉、厄瓜多、玻利維亞、智利等國就表達了對哥美軍事協議的擔憂。查韋斯表示,協議可能為南美地區帶來戰爭。玻總統莫拉萊斯甚至提議發表聯合聲明,拒絕外國基地在南美的存在。

  巴西想“速成”軍事大國?

  在美俄對拉美爭奪戰升級的同時,該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巴西也悄悄加速了軍備步伐。據埃菲社報道,9月7日,巴西總統盧拉與到訪的法國總統薩科齊簽署軍事合作協議,法國將向巴西提供包括1艘核動力潛艇在內的5艘潛艇,以及50架歐洲直升機公司的EC-725型直升機。上述潛艇和飛機都將在巴西國內建造,由法國提供除核技術之外的所有技術。另據法新社報道,巴西還原則性決定進口36架法國“陣風”戰鬥機。據估計,巴法上述軍火交易的總額將高達180億美元。屆時,巴西將成為拉美第一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成為南美地區甚至世界性的軍事大國。

  巴西軍事問題專家羅伯托戈多伊認為,巴法軍售協議“打破了地區軍事平衡”,“很可能是巴西邁向拉美第一海上強國之路的開始”。巴西眾議員若澤傑諾伊諾指出,作為一個謀求在國際範圍內發揮更大作用的國家,巴西應擁有相應的軍事實力。他説,巴西增強海軍力量,主要是為了保衛近年在海底發現的石油資源。巴西的石油儲量已超過500億桶,已躍身成為世界石油大國。有分析指出,隨著美國去年宣佈重建第四艦隊,巴西對於確保自身戰略資源安全的擔心驟然增加,“擁兵自重”在情理之中。

  不過,對玻利維亞等拉美欠發達國家而言,被動捲入地區軍備競賽是它們所不願意的,因為軍費開支的增加和地區局勢的動蕩,無疑會給國家經濟發展帶來額外負擔。(特約撰稿 聞吟)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