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英辯”日益臨近 民進黨的“花活不離手”

時間:2010-04-12 08:3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對即將登場的“雙英會”,島內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辯論會讓馬當局在推進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重塑“負責任執政黨”形象方面取得一個不錯的收益,而原本就屬於沒事找事的民進黨則會因為此次的“圖窮匕見”而失掉一個“打馬利器”,肯定是得不償失。

  這未免有些太小看民進黨了。別忘了,辯論可是民進黨自己主動提出來的,對於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它不可能不做反覆的預想和推演。

  “A方案”“B方案”

  看過了本週所發生的一些事情,人們就該明白,幻想著馬當局在綠營“無理鬧三分”面前“高挂免戰牌”,讓他們有足夠多的藉口隨意操弄“親中賣臺”議題,這只是民進黨為這場角力準備的“A方案”。“A方案”破局之後,他們正在啟動的是“B方案”——

  將文宣的著力點從以往的攻擊“兩岸簽署ECFA並非是臺灣經濟發展的唯一齣路、馬當局力促此事另有所圖”的層面轉移到“中共有併吞臺灣的企圖,ECFA一旦簽署,臺灣將受制于中共,主權會受到限縮”上,借此向民眾表白民進黨“在意臺灣經濟的發展、更在意‘臺灣主權’”的“良苦用心”。此其一。

  棄守“全面反簽”的立場,而轉向面對“如何簽”的討論,將行動的訴求重點由“純粹的反對”轉向“負責任的監督”。要求馬當局提供包括ECFA內容草案、“早期收穫清單”和“ECFA決策參考的評估報告”等相關資訊,以便他們能逐項逐條地進行“把關”,看看大陸有沒有讓利給臺灣,馬當局有沒有“維護臺灣利益”?以此告訴民眾他們對ECFA的態度有多“理性”。此其二。

  製造新的謊言來修補已被戳穿的舊謊言。既然兩岸關於ECFA的第二次正式協商所達成的多項共識中,明明白白地寫著大陸不向臺灣輸出勞工、也不會擴大輸出農産品,那個所謂的“大陸勞工大舉來臺‘侵門踏戶’、嚴重打擊臺灣農業和勞工就業”的話題實在沒法再炒作下去了,那就趕緊再製造一個新的謊言,就説“ECFA衝擊321萬白領”。騙到幾個算幾個。此其三。

  這麼多的花樣如果還不能夠讓民進黨“得償所願”,你得相信,他們一定還有“C方案”。這個“C方案”又會有多少新花樣,誰能想像得到?“雙英辯論”臨到最後時刻“被喊卡”也説不定呢。

  別忘了,民進黨所做的這一切,一個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絕對不能讓ECFA成為馬當局擺脫施政困境的助推力。

  馬當局“照方抓藥”

  面對著這樣的一個對手,馬當局該做些什麼呢?

  針鋒相對、見招拆招不失為一種辦法。比如:本週,馬英九辦公室發言人站出來痛批民進黨從要求辯論開始一直在創造門坎的操弄手法,要求蔡英文公開説明,到底哪些項目該列入早期收穫清單?他們有沒有建設性的替代方案?有沒有令人信服的評估報告來支撐他們反對兩岸經濟協議的行動?這麼一較真,能辯的民進黨也是無言以對,只能“躲閃”。

  還比如,行政當局已安排專人督導綠藍圍繞ECFA的文宣大戰,本週連發5篇新聞稿,以大量詳實的數據,對民進黨方面旨在誤導社會大眾的種種政治伎倆逐一進行了批駁,讓綠營頓時語塞。

  但是,僅有這些是遠遠不夠的。最關鍵的一點還是馬當局如何讓島內民眾真正明白ECFA之於臺灣的極端重要性,了解這個協議能夠給島內中小企業特別是農業發展造成的衝擊究竟是不是如民進黨所渲染的那樣可怕。如果絕大多數民眾都認可並支援ECFA,民進黨還敢在這件事情上再玩什麼花活嗎?

  人們注意到,本週,在彰化和宜蘭等地,行政當局已經開始請來一些專業人士舉辦ECFA專場説明會。專家深入淺出的説明,“聽得臺下農民猛點頭”,他們給當局的建議是“早就該找一些學有專精的農業專家來講,不要讓農民一知半解聽人亂講”。

  接下來,就看馬當局如何抓緊時間去“照方抓藥”了。

  民進黨“花活不離手”

  其實,本週,民進黨除了在ECFA的問題上玩了不少新花樣,在其他從裏到外、從大到小的各類事物上,他們同樣是“花活不離手”——

  蔡英文搞了個“十年政綱”,剛説完“會把民進黨的路線、及民進黨對臺灣整體的規劃告訴全體民眾”,馬上就由民進黨中央出面表示這個“政綱”不會碰觸“國家定位與兩岸定位”。估計這應該是蔡英文參與“雙英辯論”的“謀略”之一:在不捅開綠營內的“馬蜂窩”的情況下,以“口説”的方式錶明自己的政見。只是,這也太搞了吧?你怎麼糊弄深綠人群、鞏固在黨內的位置別人管不著,但你不能拿所有的人都當傻瓜呀。

  與此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是,借著本週扁家人在“高等法院”大玩“以海外賬戶鉅款匯回臺灣換取扁交保回家”花招之機,民進黨發言人轉述了黨主席蔡英文對此事的態度:“無限期地羈押陳水扁已經衝擊臺灣司法的國際形象與公信力,也製造社會不必要的分歧與對立情緒,籲請停止羈押陳水扁”。知道的人明白這是他們在製造新的“打馬”議題,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這是在盼著陳水扁儘快走出牢門好繼續給民進黨下“指導棋”呢。

  玩的太“超過”免不了就會自取其辱。還是在本週,民進黨方面揚言要對來臺出席臺北、上海“雙城論壇”的上海市市長韓正展開“如影隨形的抗議”。結果呢,韓市長在臺灣的四天可謂“風光無限”,收穫滿滿。而由某些臺北市議員領銜表演的抗議鬧劇卻是應者寥寥,最終他們也沒好意思説出來到底要抗議什麼。唯一的收穫就是落了個“吃飽了太閒”的名聲。真是丟人現眼到家了。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港澳僑新聞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