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空自衛隊在伊:人道主義為名 軍事行動為實

時間:2009-10-08 09:06   來源:新華網

  日本首次公開的一份材料顯示,航空自衛隊在伊拉克行動後期,運送了大量美軍和其他國家部隊,以人道主義為目的的活動只佔很小一部分。

  軍事行動為實

  日本防衛大臣北澤俊美6日説,防衛省于9月下旬應一名公民申請向她公開了這份文件的細節。

  共同社援引文件內容報道,日本陸上自衛隊2006年7月撤離伊拉克後,駐紮在科威特的航空自衛隊擔負大量運送多國部隊人員和物資的任務。到2008年12月開始撤離之前,航空自衛隊共運送2.6萬多人往來科威特和伊拉克,其中美軍超過1.7萬,約佔67%,加上多國部隊中其他國家戰鬥人員,運送的軍事人員數量約佔總人數的71%。

  與此相比較,航空自衛隊運送的聯合國人道主義援助人員數量只佔約10%。

  文件還顯示,航空自衛隊不但允許多國部隊人員攜帶武器登機,還另外運送約4400支小型槍械和內容不明的美軍貨物,包括“木箱”。

  美國領導的多國部隊推翻伊前總統薩達姆侯賽因後,當時執政的日本自民黨政府以人道主義援助為由推動國會通過支援伊拉克特別法案,向當地派出陸上自衛隊,還向科威特派駐航空自衛隊作為協助力量。

  陸上自衛隊從2004年1月至2006年7月駐紮在伊南部塞馬沃地區。他們撤離後,航空自衛隊繼續在科威特駐紮到去年年底。

  日本向伊派兵行動引起巨大爭議,反對者認為它有違日本二戰後制定的和平憲法。

  日本名古屋高等法院去年4月就數千名反對派兵民眾提出的集體訴訟作出裁決,認定空自的任務與行使武力是一體化行為,違反憲法第九條的規定。

  名古屋律師團律師川口創説,自前首相小泉純一郎以來,日本政府一直以自衛隊執行人道主義任務為藉口欺騙國民,“這次公開的文件清晰揭示了自衛隊運送攜帶武器的士兵和彈藥這一事實”。

  詳情首次公開

  這是日本首次公開航空自衛隊在伊活動詳細情況,先前文件中的具體內容都被塗黑。

  要求政府公佈這份文件的是岐阜縣大恒市市民近藤百合子。現年60歲的近藤援引日本《資訊公開法》要求政府提供詳情。日本政府一開始以可能有損他國政府對日本的信任和妨害自衛隊行動為由,拒絕公佈細節內容。在她一再堅持下,防衛省于9月24日終於公開文件的具體內容。

  防衛省官員説,改變政策是因為自衛隊在伊任務已經結束,而且日本已取得美國等國家的理解。

  北澤6日在記者會上説,與有關國家政府商討後,“我們發現公佈這些資訊不會引起任何問題”。

  “基本上,我認為我們應該盡可能地與公眾分享資訊,”他説。
  共同社評論説,這一事件顯示了民主黨執政後在若干政策方面作出的轉變。

  近藤説,她對民主黨政府作出這種決定感到滿意。“這次資訊公開很有意義,我感到了政權變更的效果。”

  民主黨反對向伊拉克派兵,還聲明不再延長自衛隊在印度洋支援多國部隊的任務。

  民主黨內慎言派兵

  民主黨內對海外派兵一事小心謹慎,大多數議員只贊成參加聯合國主導的行動。

  共同社今年9月所作一項調查顯示,73.3%的民主黨眾議員認為日本僅應參加聯合國維持和平行動和國際人道主義救援活動。12.4%的議員支援派自衛隊參加多國部隊行動。認為日本完全不應向海外派兵的人佔1.0%。

  自民黨當政時,黨內要求修改憲法第九條的呼聲頗高。而只有19.5%的民主黨議員在調查中支援修憲或修改憲法解釋,使日本能夠行使集體自衛權,53.3%的人表示應該維持現狀。

  根據日本憲法第九條規定,日本永久放棄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糾紛的手段,也不能擁有軍隊。

  日本政府在憲法解釋中説,日本須保留最低限度使用武力的權利用以自衛,但不能行使集體自衛權,比如盟國遭受攻擊時參與戰鬥。(惠曉霜)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