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陳致中夫婦認罪協商在演戲 實為“扮豬吃虎”

時間:2009-08-05 08:1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臺北地方法院審理陳水扁家族弊案已近尾聲,扁家4人將被判處何種罪名和量刑,成為島內社會關注的焦點。

  認罪協商破局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陳水扁女兒陳幸妤被控“機要費”偽證案,臺北地方法院8月3日開庭。陳幸妤認罪並表明最近沒有出境計劃,希望法院解除她的限制出境。審判長陳興邦裁示,維持陳幸妤限制出境,並表示本案會儘速審結。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8月4日,臺北地方法院傳喚陳水扁子媳陳致中、黃睿靚,扁家友人蔡銘傑、前力拓營造負責人郭銓慶、陳水扁妻舅吳景茂及妻子陳俊英等6名認罪協商的被告。

  檢方指出,由於全案涉罪情節重大,且陳致中夫婦還沒有將不法所得匯回臺灣,又有“二次金改”等案仍在偵查中,相關被告認罪協商並不符合“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因此,拒絕本案全部被告認罪協商的請求。

  4日當天,蔡銘傑涉嫌在龍潭購地弊案中協助洗錢一案,辯論終結,檢方對其具體求刑兩年徒刑、緩刑5年,並科罰金新台幣1000萬元。島內媒體預測,4日下午對陳致中夫婦以及吳景茂夫婦進行的準備程式、實質審理及最後言辭辯論,也可能在當天完成,並有可能將提出具體求刑。

  “扮豬吃虎”策略

  扁家弊案爆發以來,陳致中夫婦即在今年1月間的準備庭中認罪,並希望向檢方請求認罪協商。不過,對於4日陳致中夫婦協商認罪的破局,島內輿論卻普遍認為是在預料之中。

  《聯合報》發表評論指出,在扁家策略裏,最上策是既保住錢也保住人。檢方追加起訴陳致中及陳幸妤、趙建銘夫婦偽證罪後,扁家發現即使把12億元新台幣匯回來,也不見得能保住陳致中免於坐牢,態度開始轉變——如果保不住人也要保住錢。實務上,為了錢寧可坐牢也拒不交出贓款的案例比比皆是,扁家未必不會心存此念。

  評論指出,擁有兩個美國名校法律碩士學位、精通跨國金融操作的陳致中,起初是強調自己只是“單純的人頭”,到後來言必稱願意認罪協商,但遲遲不將高達12億元新台幣的鉅款從瑞士匯回臺灣,所謂認罪毫無疑問是在演戲,只是“扮豬吃虎”的策略之一。

  對此,也有島內法律界人士分析説,扁家或許抱有寧可要錢不惜坐牢的心態,但如意算盤恐難如願。因為,海外贓款若不能匯回臺灣,畢竟已被境外銀行認定為涉案金錢,扁家也未必能取回。

  趕得上一審宣判

  島內法律界人士指出,陳致中夫婦認罪協商不成,對扁家弊案的審理進程應無影響,後續審理也可趕上9月11日宣判。兩人所涉及的洗錢案都已認罪,相關案情也已在其他被告審理時厘清,因此,後續審理程式上檢方與陳致中夫婦原則上都不會再傳喚任何證人到庭詰問,只剩下提示證據與言辭辯論的程式,因而可望趕上其他被告9月11日一起宣判時程,預料兩人也會在當天一併宣判。

  扁家弊案已近尾聲,除了最終的審判結果,也有島內媒體提出了更多的思考。

  《聯合報》發表社論指出,扁家4人將判處何種罪名和量刑,固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但本案所涉鉅額的贓款能否追回,亦是社會公義能否伸張的關鍵。

  社論進一步分析説,依特偵組起訴及追加起訴扁家的弊案,保守估計扁家貪污所得、違反政治獻金法之所得,應在20億元新台幣以上。如此鉅額贓款若不能追回,顯然有違公平正義。這些錢絕大多數匯往海外,至今檢方無法掌握。一審判決之後,不論扁家是否交出贓款,陳水扁都必須由二審法官判斷其得否交保。其子女解除限制出境的問題,依實務上習慣,亦將交由二審決定。若陳水扁獲得交保,其子女解除限制出境,則扁家人即很有可能自由到海外處置贓款,以致日後更難令其匯回結案。因此,法院和檢方對此必須有更審慎的考慮。 (本報特約記者 木 曰)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