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簡“磨合”折射兩岸對中華文化認同

時間:2009-07-15 09:51   來源:新華網

  7月11日,吳伯雄與張靚穎合唱《月亮代表我的心》。當日,“華彩聚三湘”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文藝晚會在長沙舉行。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一行出席。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新華網北京7月14日(記者 傅雙琪 楊舒怡 王建華)北京小學生學寫“中國”二字,一共12劃;臺北小學生寫來卻要15劃。

  海峽兩岸共用一種語言,讀音絕大多數相同,書寫方式卻有簡繁體之分。如今,如何在二者之間架起一座方便交流的橋梁成了兩岸學界乃至海內外中國人熱烈討論的話題。 

 

  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在6月初表示,希望兩岸能夠在這方面達成協定。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對此作出正面回應,表示如何使兩岸民眾在文字使用上更方便交流,兩岸專家學者可以積極探討,充分論證。

  1949年前,中國通行繁體字。上世紀50年代,為了方便辨識及讀寫,大陸經過一系列的改革逐漸使用筆畫更少、字形更簡單的簡體字,但仍允許在古籍、書法藝術等領域使用繁體字。而臺灣、香港、澳門和許多海外華人則通用繁體字。

  近年來,一些大陸語言學家提出應“識繁書簡”,甚至有人提出恢復使用繁體字。今年3月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潘慶林曾建議大陸恢復普遍使用繁體字。他認為,有些字在簡化過程中喪失了文化內涵,此外,電腦輸入普遍用拼音,繁體字書寫複雜已不再是障礙。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研究員董琨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也説,中國人應該能認識、讀懂繁體字,這是傳統延續的一種方式。

  “文字不僅是中國文化的載體,更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漢字形體反映了先民的思想和歷史情境,書法藝術也是中國藝術的重要部分。”他説:“現代中國人依然能讀懂2000年前的書籍,這在世界上非常罕見。”

  雖然對大陸越來越多人不識繁體字感到可惜,但董琨認為,漢字簡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而且實際上,早在上世紀初,人們就試圖簡化漢字,甚至提出漢字拼音化,力圖與西方接軌。30年代,國民政府曾經推行過這個政策但沒有成功。 

  “1949年之後,大陸簡化漢字主要為了提高識字率,幫助農民和工人更快識字。”他説:“現在,再讓我們使用繁體字是不切實際的。”

  臺灣“中華語文研習所”董事長何景賢説:“臺灣人現在也寫簡體字。因為兩岸之間來往頻繁,我們對簡體字已經比較熟了。”

  他説:“文字簡化是很自然的。多媒體時代,文字要和圖像競爭,如果一成不變的話,就會萎縮。但是,簡化的過程中可能有不同意見,這是需要協商討論的過程。”

  “我們必須面對現實,兩岸關係疏遠了60年之後,不僅文字繁簡有別,常用的語匯也有不同。”他説。比如,大陸稱作“鳳梨”的水果在臺灣被叫作“鳳梨”。

  上週末在長沙舉行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兩岸參會者共同倡議,客觀正視漢字在兩岸使用的歷史和現狀,求同存異,逐步縮小差距,達成更多共識。

  馬英九最近提出兩岸合編一部繁簡體對照的《中華大辭典》。事實上,北京語言大學和“中華語文研習所”已經合編過類似的一本字典,分別於2003年和2006年在大陸和臺灣出版發行。

  參與編撰這部字典的何景賢發現,收錄的詞條裏大陸有臺灣沒有,或臺灣有大陸沒有的只佔總數的4%。

  “兩岸的差別並沒有有些人想像的那麼大,”他説:“語言就是兩岸擁有共同文化傳統的最佳例證。”

  此次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上,來自大陸和臺灣的參會者們都反覆強調兩岸共同的文化起源。臺灣政治大學教授朱新民説:“兩岸人民同文同種,有相同的文字、語言,在思想內容與生活表現上都有所傳承交集,這是兩岸共同的基礎也是共同的財富。”

  因在電視上講析《論語》而成名的大陸學者于丹説:“這不是使用哪種字體的問題,關鍵是兩岸如何共同努力將中華文化傳統傳承下去。”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