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兩岸文教交流這篇大文章

時間:2009-07-10 15:23   來源:新華網

  寫好兩岸文教交流這篇大文章——寄語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

  新華網長沙7月10日電(記者張勇 王建華 明星)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盛夏時節的歷史文化名城長沙,迎來了兩岸交流的盛會——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胸懷全民族長遠發展的國共兩黨,將攜數百位兩岸有識之士,在這裡擘畫兩岸文教交流的歷史新篇。

  兩岸文教交流有著深厚的歷史必然。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瑰麗燦爛,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是維繫海峽兩岸的重要精神紐帶。所以我們看到,儘管日本殖民者統治臺灣長達半個世紀,儘管兩岸曾長期隔絕,但都無法改變兩岸共有的“文化基因”。

  回顧兩岸交流30多年來的歷程,正是共同的文化血脈係起了兩岸交往的情感紐帶,成為兩岸民眾深入交流的最好切入點。

  “百脈通流炎黃血,未曾相識已相親。”中華文化在臺灣根深葉茂,臺灣文化豐富了中華文化內涵。臺灣同胞愛鄉愛土的臺灣意識,與傳承中華文化優秀傳統不僅不矛盾,反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但不能忽略的是,此前相當長一段時間,臺灣有少數目光短淺的政客,推行所謂“去中國化”的逆流,妄圖阻斷兩岸同胞間的文化歷史血脈。這增添了我們加強兩岸文教交流的緊迫感。

  推動兩岸文教交流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前,兩岸關係呈現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兩岸各領域交流也正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一年多來,兩岸經貿合作與交流不斷取得
新的突破,為兩岸關係發展注入了充沛的動力。

  相形之下,略顯滯後的兩岸文化教育交流亟需更上一層樓,為兩岸和平發展貢獻綿綿不絕的原動力。特別是在經歷了多年的蹉跎歲月之後,兩岸文教交流需要加快解決一系列歷史遺留問題,如兩岸文化交流尚存在一些壁壘和障礙,交流不對等、資訊不暢通,規範化、制度化欠缺等;臺灣方面尚不承認大陸學歷,對兩岸教育交流與合作進一步發展構成障礙……

  肩負歷史重任的國共兩黨充分認識到加快構建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新格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胡錦濤總書記不久前指出,新形勢下,開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既有巨大需求和潛力,也顯得更為重要。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也表示,發揚中華文化是兩岸的共同責任,雙方應該以此為基礎,在教育、學術、科技、體育、藝術、青少年等各領域,推進交流整合的深度和廣度。

  國共兩黨也迅速為推動兩岸文教交流邁出實質步伐。由兩黨有關方面共同主辦的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首次以“文化教育”為主題,將匯集兩岸有識之士的共同智慧,探討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等事宜。

  我們衷心期待:在孕育了燦爛湖湘文化的湘江之濱,本次盛會能夠進一步明確兩岸文教交流未來的努力方向,集中雙方的力量、資源和智慧,推動兩岸文教交流與合作邁上新的臺階,讓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力量。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