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余光中的《鄉愁》到徐少東的《兩岸同根》

時間:2009-06-29 09:37   來源:人民網

 

  小時侯/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裏頭/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這是臺灣著名學者、詩人余光中先生的代表詩作,詩篇以濃厚的感情和思想容量,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經歷和對國家民族的綿綿懷戀之情,以“傳統的鄉愁詩在新時代和地理條件下的變奏”成為海峽兩岸鄉關之思的精神寄託。

  2008年6月12日,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江丙坤先生一行回中國大陸協商兩岸關係改善與發展,中國海峽會會長陳雲林先生贈送的禮品為福建省富貴紅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藝術總監徐少東先生創作的富貴紅陶瓷藝術作品《兩岸同根》。相對於會談議題,似乎只是輕描淡寫的一次禮品互贈,但對於陶瓷業界來説卻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引發了人們對陶瓷藝術品《兩岸同根》的關注。人們不禁會問:《兩岸同根》何以在這樣的一個高規格的、意義非同一般的兩岸對話中受到如此高的禮遇?其實,我們將余光中的《鄉愁》與徐少東的《兩岸同根》置放在一起進行比較的時候,兩者雖是以不同的語言載體進行表現的藝術作品,但我們仍然不難發現其中的緣由。

  首先,二者在主題的表達上是相同的。《兩岸同根》在造形上選擇了“尊”的形制,但它根據主題表達的需要對這一傳統器型進行了重新設計,在器腹間以龍鳳呈祥的紋樣進行裝飾,在頂口下左右兩旁互挂“德如羔羊”的飾物。器形、紋樣、飾物、器名都直接指向與余光中的《鄉愁》同樣的主題:血脈相連豈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所能阻隔的。這種主題無疑也代表著一種對歷史、文化、地域的精神認同,也是兩岸高層領導人進行協商對話的共同的精神基礎。

  但是,二者在藝術品格、氣質上卻有所不同,這種不同因了時代精神對於藝術創作的影響。《鄉愁》成詩于上個世紀70年,但其詩意積蓄應追溯到上個世紀的四、五十年代,上一代人的飽受戰亂顛沛流離、骨肉分別之苦在《鄉愁》一詩中得以爆發。“以民族的滄桑感描寫一個對民族、歷史、文化的眷戀,有著低回掩抑、頓挫有致的氣氛”。低回掩抑是那一時代的人面對兩岸隔離所表現出的情感紋路。

  然而,年輕的徐少東生活于當今的盛世時代,他斷然沒有如余光中先生的那樣的經歷和感受,在他成長的道路上,崇尚創造的時代給予他們的是昂揚向上的精神滋養。因而,在藝術創作中,他更喜歡以明快的節奏去抒發自己內心澎湃的激情。

  “勁正、莊誠、堅韌是富貴紅之“紅”的基調和精神意蘊,理解、尊重、協作是“尊”之形制的語言傾訴。正逢盛世,鄉愁已遠,舉尊共話,歷史的滄桑早已演繹成了一種更加堅定的精神信念。信念如器物般卓然傲立:那一彎淺淺的海峽豈能阻隔炎黃血脈五千年的流淌。

  這是徐少東先生用語言文字對《兩岸同根》造型形態的情感氛圍所作的語義揭示。在此,我們看到徐少東先生用意在於以傳載民族文化精神的陶瓷藝術品,並以這種可視的、獨立的空間實體,表達一種如器物般存在的兩岸人民對於共同發展的堅定的精神信念。紅之朗朗,形之卓傲,展示在我們眼前的是陽剛之美的《兩岸同根》,盛世的時代特徵瀰漫其間,作品的整體氛圍昭昭如日。

  誠然,歷史發展到今天,兩岸關係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紀元。在高層領導人的努力之下,現時的鄉愁已漸遠去,歷史感的民族同根已演變為深刻的現實職責。《兩岸同根》對於這種深刻的歷史職任的主動認知、承擔,及作為藝術作品對時代精神恰如其分的表現正符合了海基會、海協會在對話協商中的政治態度和另一種表達的需要。因此,這也許正是中國海基會選擇《兩岸同根》作為互贈禮品的理由。(劉劼)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