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係60年:賺世界的錢 兩岸經貿“擁抱著飛翔”

時間:2009-06-20 09:1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九日電 有感於臺灣海峽兩岸經貿牽手所産生的合力,“攜手賺世界的錢”倣若硬幣一體兩面中的一面,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官方、民眾似乎更在意經貿這雙“隱形的翅膀”,會將兩岸關係帶至何處。回顧新中國六十年來的兩岸經貿關係,從歷史可以看到未來的影子。

  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佈《告臺灣同胞書》,首次倡議:兩岸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這是相互的需要,對任何一方都有利而無害。”而此前的三十年,臺灣同大陸人為的分離,使兩岸經貿交往只能用“零和”概括。

  南開大學臺灣經濟研究所所長曹小衡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將七九年後兩岸經貿交往依大陸經濟發展脈絡分為五階段:一九七九年到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七年到一九九二年;一九九二年到一九九八年;一九九八年到二OO八年。“二OO九年,兩岸經貿關係進入一個新歷史時期”。曹小衡如是認為。

  值得提及的是,一九七九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試辦經濟特區決定。受此吸引,臺商向大陸邁出試探性的第一步。遺憾的是,交往初始,未定因素令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不敢站在陽光下。八十年代初第一家落戶大陸的臺資企業在工商註冊登記上無從查證。

  “擁抱過就有默契”,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日臺灣當局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兩岸關係自此從人員到通訊、資金、貨品、技術等往來,進展神速。一九九二年,鄧小平“南巡”講話,同年兩會在香港達成“九二共識”,兩岸經貿交流遂從轉口貿易起步,到轉運貿易興起,民間交往漸入黃金時段。

  第三階段之所以畫線到一九九八年,曹小衡説,亞洲金融危機使臺灣經濟發展速度放緩,大陸卻從整個亞洲區域經濟圈的邊緣步入核心,這一位置的確立,使更多臺商蜂涌而至。九十年代後期,兩岸貿易從過渡過境貿易發展到“準直接”貿易形態,並逐步向直接形式轉變。

  直到二OO八年,無論二OOO年民進黨在臺執政、還是其二OO四年繼續執政,持續多年在兩岸政治經濟政策上緊縮。兩岸貿易都不為所動,逆勢上揚,節節攀升。

  有數據顯示,兩岸貿易總額從“零”到一九九一年五十億美元,歷經十二年。一九九三年貿易總額突破一百億,後經七年,增長二百億。二OO六年,這一數字突破一千億,到二OO七年,僅用了一年,就再增長二百億。

  總體而言,三十年來兩岸貿易發展的突出特徵是臺灣對大陸出口多,自大陸進口少。近年來,大陸一直是臺灣地區最大的貿易夥伴、最大的出口市場和最大的貿易順差來源地。目前,兩岸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經濟聯繫正逐漸形成,但至今未能突破“間接、單向為主”的不對等與不正常狀態。

  曹小衡認為,二OO九年起,兩岸貿易交往進入新階段,表現在:一,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異軍突起,預計全年可望突破五十萬人次。二,大陸大型企業赴臺採購方興未艾。如被稱為“採購首發團”的“兩岸經貿促進考察團”已于五月底抵達臺北。大陸還在積極籌組赴臺採購團,約有七到九個採購團計劃在五至九月間先後赴臺考察。三,大陸省市與臺灣合作開創新模式。如五月訪台的廣西經貿文化代表團,以及首屆“重慶?臺灣周”等。四,第三次“陳江會”,為兩岸貿易交流順暢,奠定基礎。

  他特別指出,“陸資赴臺”將對臺灣經濟影響深遠,預期看好,已對臺灣股市、房地産等有所推動。此外,雖説目前一片繁榮景象,觀其未來,兩岸經貿交流仍面臨不少瓶頸。如交往渠道和規則還需進一步完善;行業間技術標準有待制定;如何共同儘快渡過金融危機還需考量等。

  義大利詩人盧恰諾?德克雷申説:“我們都是只有一隻翅膀的天使,只有相互擁抱著才能飛翔。”二OO八年五月,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訪大陸,引用奧運主題曲 “擁抱過就有默契”説,兩岸之間多做善意互動,累積互信,兩岸關係會向正面方向發展。今年四月第三次“陳江會”上,江丙坤表示,九項協議改變了兩岸關係發展,也正在改變人民的思考、生活、家庭甚至企業的經營型態。“這是兩岸過去六十年來最重要的時刻。”

  “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給我希望。” 無論臺灣當局領導人提出的“經濟重於政治”,還是大陸倡導的“經濟為先,循序全面發展;互信為重,逐步破解難題”,兩岸經貿交往羽翼漸豐,正帶兩岸關係迎風飛翔,令人不由想起那句流行歌詞:“有夢想誰都了不起,有勇氣就會有奇跡。”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