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商投資漸向環渤海經濟圈轉移 山東成投資新聚集地

時間:2009-05-20 08:2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近年來,隨著兩岸人員往來和各項交流不斷擴大,魯臺科技、經濟交流與合作的程度不斷加深。目前,臺商投資呈現出由“珠三角”、“長三角”向環渤海經濟圈轉移的趨勢——山東成臺商投資新聚集地  

在魯臺科技交流合作周上,客商在地方展臺前洽談合作。 

  “這是我第一次來山東,主要是來考察這邊的投資環境。”鐘榮吉是臺灣親民黨榮譽副主席,也是臺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長。5月15日,他率臺灣團來煙臺參加魯臺科技交流合作周,他相信公司會在山東找到合適的投資項目。

  借臺資東風謀發展

  山東煙臺開發區,林立的廠房盡收眼底。2004年,臺商郭臺銘選點煙臺,又一個富士康工業園落戶這裡。如今,富士康科技集團(煙臺)工業園已經把2009年的産值目標設定為1000億元。這個數字將是煙臺工業發展史上的新突破。

  新光紡織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駐煙臺的臺資企業之一,所生産的“美光牌”金銀絲在全球紡織行業內享有盛名。公司的發展壯大帶動了4家生産、銷售金銀絲的同類企業入駐煙臺。同時,也吸引了日本、韓國等多家外資公司來煙臺投資。公司董事長廖慶富説:“隨著企業的發展,公司準備與國內外一些廠家進行合作,把上游項目、産品帶到煙臺來。”目前,煙臺已經成為全國乃至亞洲生産加工金銀絲的重要基地。

  自1988年第一家臺資企業在煙臺開廠以來,臺商在煙臺投資的數量和規模逐年上升。截止2008年底,煙臺累計利用臺資40億美元,臺資企業盈利面達80%以上。

  而煙臺的情況只是山東省的一個縮影。山東省臺辦經濟處處長王清玉介紹説,華新麗華、旺旺集團、康師傅等著名臺資企業都在山東有投資,其中,大潤發超市在魯已經有百餘家連鎖店,並預計在2012年前達到200家;英派斯也已被評為國家知名品牌。截止目前,山東省累計批准臺資項目超過7000個,合同臺資額200多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150億美元,投産開業臺資企業4600多家。臺資僅次於韓資、港資,成為山東省的第三大外資來源地。

  兩地形成互補優勢

  對於經營臺灣肥料股份有限公司的鐘榮吉來説,農業産業化經營是他最大的夢想。到山東一天的時間,公司就與萊陽巨力公司簽約,購買了其生産的化肥。“這种經貿合作可以形成互補,是一種雙贏的局面。”鐘榮吉説。

  僅在農業生産上,魯臺就有許多不同的地方。“臺灣耕地少,人口多,主要以精緻農業為主,品種改良快,附加值高。”鐘榮吉介紹説,在臺灣農村的鄉鎮農會組織,是分銷農産品的主要渠道。而山東地廣物博,以大農業為主,特産品種多,如肥城桃、樂陵棗、德州西瓜等。

  鐘榮吉前來參加魯臺科技周活動,是想尋找在大陸投資的切入點。“是否在山東開廠、怎麼開廠,都需要仔細地評估。”他説,雖然公司目前還沒決定是否在山東的投資項目,但雙方可以相互學習,在農業技術、農場經營、農産品加工等方面增進合作。

  在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産業結構上,科技人才尤為重要。山東省有豐厚的資源優勢,希望能夠在臺灣引進更多技術人才。山東省副省長才利民舉例説,在電子資訊科技方面,山東雖然已經擁有了海爾、海信、浪潮等一批知名企業,但在品牌增值、自主創新上,與臺灣還有不小的差距。他歡迎更多的臺灣科技人才經常來山東,與企業交流合作。同時,在新能源領域,山東擁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核能等,可以借助臺商的資金、技術優勢,謀求共贏。

  魯臺合作前景看好

  “大陸政府推進環渤海地區發展的政策為臺商來魯投資提供了很多商機。”初到山東的鐘榮吉就感受到了當地政府的熱情和重視。

  在才利民看來,山東與臺灣合作有三大優勢。首先,山東地處連接長三角和環渤海的樞紐地帶,有區位優勢。山東坐擁3100公里海岸線,17萬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積,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與香港、臺灣海上航行線路便捷。其次,山東有産業優勢,無論是農業、工業,還是第三産業,山東都排名靠前,而且擁有的中國馳名商標、品牌數居大陸第二。最後,山東自然資源富集,礦産資源中的黃金、鐵、石油等都居於大陸前列。

  對於臺商來説,山東巨大的市場潛力是一個不小的誘惑。“山東市場大,是出口型臺資企業佈局大陸的一個上等選擇。”王清玉説,山東有近1億的消費人口,消費人口集中,消費能力強。

  “去年,青島和臺灣完成空中直航,煙臺等港口與臺灣水路直通。今年,濟南又被批准成為下一批直航點。”王清玉認為,隨著交通越來越方便,魯臺經貿合作將迎來一個前所未有的機遇。(本報記者 賴 睿文/圖)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