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經濟區迎來發展新機遇 閩臺旅遊將掀熱潮

時間:2009-05-15 09:14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以福建為主體的海峽西岸經濟區,是我國沿海經濟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全國區域經濟發展佈局中處於重要位置。不久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並原則通過《關於支援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這是我國政府首次出臺政策明確支援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

  迎來發展新機遇

  國務院支援福建加快建設海西《意見》的出臺,在海峽兩岸引起了強烈的反響,福建省廣大幹部群眾尤受鼓舞。面對新的發展機遇,大家表示,要按照中央和福建省委的部署,齊心協力,開拓創新,全力推進海峽西岸經濟區又好又快發展,共繪海西美好藍圖。

  開發區迎來發展新機遇。國務院對海西建設的大力支援,為福建各地的開發區帶來了發展的新機遇。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臺資企業佔到四成,《意見》的出臺,進一步增強了他們吸引臺資企業投資的信心。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將借此機會,先行先試一些改革措施,以機制創新謀求新的跨越,承接更多的臺資製造企業,推動兩岸經濟、技術交流合作的新進展。中鋁瑞閩是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5月5日,總投資達35億元的中鋁瑞閩高精鋁板帶主體工程正在緊張施工中。全部投産後,公司年銷售收入將超過100億元。國務院支援海西建設的意見,鼓勵建設東部沿海地區先進製造業基地,進一步增強他們的發展信心。中鋁瑞閩表示要借力《意見》出臺這一東風,加快發展,力爭成為海西鋁加工産業集群的領銜企業。

  特色産業加強合作

  海西最大花卉中心在打造中。國務院對福建加快建設海西的支援和鼓勵,推動了福建省開展閩臺花卉産業的合作。閩荷花卉合作交流中心,對於周邊的粵東、江西乃至江浙地區來説,具有較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4月15日,福建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5位專家已入駐中心,為本月中旬省農科院閩南分院暨省農科院閩南日出科技創新中心的掛牌成立作最後準備。今後,中心將依託這兩家科研機構以及荷蘭瓦格寧根大學等,開展高優花卉品種的引進與培育工作,同時,開發適銷産品推向市場。閩荷花卉合作交流中心總經理朱躍進表示,“在國家大力支援海西建設的大背景下,中心一定要用好生産物流中心的平臺,加強兩岸高優農業的交流,為海西對臺花卉産業合作搭建一座橋梁。我們要抓住這一機遇,加快打造海峽西岸最大的花卉生産物流中心。”

  海西重要産業基地將加速發展。海宏木業有限公司位於莆田市秀嶼區,是國家級木材貿易加工示範區重點企業。公司生産的防腐木,專供鐵路彎道、隧道、編組站等建設使用。國務院原則通過的《意見》提出高起點發展特色産業、加快現代化基礎設施,這與海宏息息相關,讓公司上下很受鼓舞和鞭策。常務副總許慶華希望能把木業做得更大,以便在海西鐵路網建設中大顯身手。龍岩市發改委主任毛高良也表示,要乘勢推進一批在建和將建的高速公路、鐵路、電力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爭取“西氣東輸”工程接入龍岩。連城冠豸山機場要開闢新航線,構建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閩臺旅遊將掀熱潮

  中央力挺海西經濟區對閩臺旅遊業是重磅利好之事,一脈相連的閩臺旅遊市場將越做越旺。2008年,福建省接待遊客8855萬人次,增長6.6%,實現旅遊總收入1015億元,增長1.1%。其中,接待入境旅遊者293萬人次,增長9.1%,外匯收入23.9億美元,增長10.5%;接待其他省市遊客8562萬人次,境內遊增長6.5%,收入852億元,增長1.6%。主要旅遊經濟指標高於大陸旅遊業平均增長速度,其中,入境旅遊接待人數和外匯收入兩項指標,大陸分別下降2%和5%,福建仍然保持增長趨勢,主要得益於臺胞來閩旅遊人數的明顯增長。《意見》的出臺,必將增強對兩岸遊客的吸引力,福建省旅遊業必將掀起新熱潮。武夷山市副市長林春松説,中央支援海西建設,為武夷山旅遊業帶來無限的發展空間。“我們一定要搶抓機遇,充分發揮武夷山海峽西岸經濟區自然和文化資源優勢,增強武夷山對兩岸遊客的吸引力,突出‘海峽旅遊’主題,使武夷山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目的地和富有特色的自然文化旅遊中心。” (本報福州5月14日電 記者 章文秀)

編輯:吳俊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