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共同的中華文化成為兩岸日益緊密的精神紐帶

時間:2009-05-14 17:1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廈門5月14日電 題:讓共同的中華文化成為兩岸日益緊密的精神紐帶

  記者 逯寒青 許雪毅

  備受關注的海峽論壇即將於15日至22日在福建廈門、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舉行。來自臺灣各界別和各縣市的8000多位同胞將跨海而來,與大陸各界人士共同參與18場以弘揚中華文化和共促經濟發展為主旨的論壇活動。

  這是兩岸開展民間交流30多年來最大的盛會。由此可見,在兩岸關係進入“大交流、大合作、大發展”的新時期,維繫兩岸精神紐帶的中華文化,正日益發揮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強大作用。

  共同的文化是構成一個民族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一個民族屹立於世界之林的軟實力。海峽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讓共同傳承的中華文化在當今世界綻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是海峽兩岸同胞的共同心願,也是每一個炎黃子孫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

  回顧兩岸開展民間交流30多年來,正是以“和為貴”的民族文化精髓係起了兩岸交往的情感紐帶,成為兩岸人民放下歷史包袱、摒棄意識形態、全面深入交流的最好切入點。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了《告臺灣同胞書》,揭開兩岸關係發展的新篇章。兩岸有識之士以中華文化為載體,打造出了一個個互動交往的平臺,並不斷推動兩岸經貿文化交流向更廣、更深的方向發展。

  去年以來,兩岸關係出現重大積極變化,兩岸文化交流隨之出現更加熱絡的景象:一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動在兩岸間精彩上演,越來越多兩岸文化團體、文化經紀機構共同創作、聯合演出,不斷擴大兩岸文化産業合作,打造了一批批藝術精品。目前兩岸人員往來之頻密、各項文化交流之深入、合作領域之廣泛,均達到30多年來的最高峰。

  此次海峽論壇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凸顯了新形勢下兩岸交流合作的新特點,具有重要的標誌性意義。這表明,兩岸同胞已充分認識到幾千年來綿延不絕的中華文化,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寶貴財富,是中華民族團結向上的精神基礎。中華文化“潤物細無聲”的熏陶,在文化平臺上更近距離的交融,正在讓兩岸同胞共同攜手創造美好未來的願望更加迫切。

  回顧歷史進程,一個民族唯有弘揚燦爛的民族文化,才能立身於世界民族之林。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然將得益中華民族文化的大發展。在當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歷史轉折時刻,兩岸同胞唯有共同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優秀傳統,開展各種形式的文化交流,使中華文化薪火相傳、發揚光大,才能增強民族意識,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編輯:高大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