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萬長:臺應轉變核心競爭力 要以大陸為“市場”

時間:2009-05-14 15:4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臺北5月14日電(記者張勇)臺灣當局領導人的副手蕭萬長14日在此間表示,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大陸經濟的崛起,臺灣經濟要轉變核心競爭力,要由原先以大陸為“工廠”的發展模式,逐漸調整為以大陸為“市場”。

  由臺灣金控、臺灣《經濟日報》主辦的“國際經濟金融論壇”14日在臺北開幕。論壇邀請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來臺演講。蕭萬長在論壇開幕式上致辭時作上述表示。

  蕭萬長認為,要維持經濟的穩健發展,必須擁有推動經濟長期成長的引擎。臺灣在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受傷嚴重的關鍵,就在於過度依賴以大陸為“製造工廠”,並以美歐為最終市場的間接代工出口發展模式。面對新的經濟形勢,臺灣應改變核心競爭力,要由原先以大陸為“工廠”的模式,逐漸調整為以大陸為“市場”。同時,臺灣要調整産業發展方向,積極掌握和開發核心技術,建立自己的品牌、通路,擺脫過去在全球供應鏈上只是純粹代工的角色,提升臺灣産品的國際競爭力。

  蕭萬長説,臺灣是海島型經濟,高度依賴對外貿易和出口,因而受金融危機的衝擊相當嚴重。為應對危機,臺灣已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全額保障銀行存款、快速降息、實施寬鬆的貨幣政策等,目前這些措施的效果已逐漸顯現。近來,臺灣工業生産和出口的衰退都已逐漸減緩,股市也大幅回升,各界對臺灣經濟成長的預測也由原先非常悲觀轉趨緩和甚至審慎樂觀。

  他表示,總的來看,臺灣經濟應已度過最艱難的時刻,並可望開始從谷底逐漸回升。希望通過努力,能夠讓臺灣經濟在全球經濟大洗牌中重新擦亮招牌、再創高峰。

  來自兩岸的眾多知名企業家和經濟學者參加了本次論壇。15日,中國社科院金融所副所長王松奇和江西賽維太陽能科技公司董事長彭小峰還將分別在論壇上就“大陸經濟發展潛力與兩岸合作前景”以及“兩岸太陽能産業分工”等主題發表演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臺灣新聞 兩岸新聞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