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漳浦:臺商獲聘為人民法院涉臺案件調解員

時間:2009-04-23 14:3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福州4月23日電(記者來建強 傅雙琪)臺南縣的陳隆峰在福建漳州漳浦投資和生活了21年,他是兩家臺資企業的總經理,也是首任臺商協會會長。吸引記者的是,從今年3月份開始他的新身份——漳浦縣人民法院涉臺案件特邀調解員。

  今年3月,漳浦縣人民法院根據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部署,成立了涉臺案件審判庭,受理案件範圍包括訴訟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臺灣地區居民、臺資企業等的民商事案件、刑事案件、行政案件。

  陳隆峰與其他11位來自漳浦縣對臺工作職能部門的負責人被漳浦縣人民法院聘任為涉臺案件特邀調解員,他是其中唯一一位臺商身份的涉臺案件特邀調解員。

  漳浦縣人民法院副院長胡少茵告訴記者,作出陳隆峰的聘任決定基於兩個原因。一是陳隆峰是最早來漳浦投資的臺商,他熟悉大陸的各項政策,在擔任臺商協會會長期間,多次主動參與化解臺商投訴糾紛的案件,在臺商和當地有著廣泛的人脈關係。二是有臺商的參與監督,更能夠讓臺胞接受涉臺案件公正處理的結果。

  涉臺案件特邀調解員的聘任期暫定為兩年。“在未來兩年裏,我的職責就是參與或受委託直接對涉臺案件進行調解。”陳隆峰告訴記者。

  據漳浦縣人民法院制定的工作細則,特邀調解員的調解工作將貫穿在涉臺案件訴訟的全過程,融入審判的各個環節,通過對雙方當事人的思想引導、情感勸服,找出當事人糾紛的癥結所在,盡可能使雙方找到意見結合點,以消除訴訟雙方的對立情緒,確保臺商、臺胞的合法權益在案件和諧處理中得到維護。

  作為一名涉臺案件特邀調解員,陳隆峰曾幫助化解的臺商糾紛已經數不清了。他認為,相較于對簿公堂時翻臉,調解是把糾紛矛盾預防在萌芽階段、構建和諧的最好手段,這是符合科學發展觀的司法工作,也是應了中國人“和為貴”的古訓。

  漳州與臺灣一水相隔、血緣相親、方言習俗相同,是臺胞的主要祖籍地。近年來,臺商在漳州投資活躍,臺資企業數量眾多,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員工之間的矛盾糾紛和案件不可避免隨之而來,且呈現快速增長的趨勢。

  漳浦縣目前已批准設立的臺資企業達523家,佔漳州市下轄11個縣市區臺資企業總數的20%以上。據漳州市外經貿局介紹,截至今年3底,漳州市已批准設立臺資企業2400多家,合同臺資額90多億美元,實際到資約53億美元,吸引臺資數額僅次於廣東東莞和江蘇昆山。

  “一些臺商在大陸法律意識淡薄,也有的臺商自我行為不規範,遇到糾紛問題一般都找地方政府領導訴求。”陳隆峰説,“隨著此類臺商糾紛投訴不斷增多,地方政府領導無法一一調處,維護臺商、臺胞合法權益的重任最終要落在司法部門身上。”

  為了適應涉臺案件不斷增長的趨勢,更好地滿足臺胞的多元法律需求,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在2007年7月創立“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並在運作兩年的基礎上,於今年3月在全國率先掛牌成立“涉臺案件審判庭”,並指導漳浦等9個縣市區法院相繼設立“涉臺案件審判庭”。

  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林貽華介紹,2007年7月以來,漳州法院“維護臺商合法權益合議庭”和“涉臺案件審判庭”共受理一審涉臺民商事案件205件,結案160件,當事人調解撤訴114件,調解撤訴率達71.25%。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