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今年CPI預計為-0.82%預示陷入通貨緊縮危機

時間:2009-03-11 06:34   來源:台灣網

  台灣網3月11日消息 據臺“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央行總裁”彭淮南在將赴臺灣“立法院”報告的書面資料中,首度提及臺灣經濟將持續低迷,進口原物料行情疲弱,加上經濟衰退,有效需求顯著下滑,臺灣全年物價增長率(CPI)降為-0.82%,預示著臺灣有陷入通貨緊縮的危機。

  據臺媒報道,臺灣“央行”在昨日提供給臺灣“立法院”的“業務報告”中指出,臺灣CPI與核心CPI年的增率,在前年7月達到高峰後,即隨全球經濟急速下滑,進口原物料價格攀升的傳遞效應也明顯減弱,致使臺灣CPI及核心CPI的年增率持續回降,至去年12月時降為1.27%及2.13%。

  而今年以來,因臺灣經濟持續惡化,臺灣1至2月平均核心CPI降至1.46%,而平均CPI則“巨”降為0.08%,推估全年臺灣CPI會降至-0.82%。

  有臺灣財經人士解讀,臺灣“央行”使用的“巨”這個字,代表臺灣CPI下滑速度驚人,再加上臺灣統計部門預計臺灣全年的CPI為負數。表面上看,臺灣“央行”的報告僅陳述了臺灣物價的下跌趨勢,但依照通貨緊縮的定義,CPI呈現負值,即代表臺灣已陷入通貨緊縮。

  據臺媒報道,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相反,表現為物價持續下跌,導致民眾更不願花錢或延緩消費。但也因為不花錢、延緩消費,會導致投資與生産減少,失業率因而繼續攀高,經濟則陷入更嚴重衰退的惡性迴圈。

  臺灣銀行研究部門主管表示,針對可能到來的通貨緊縮壓力,臺灣“央行”的“雙率雙低”,讓臺灣同時維持低匯率、低利率的政策,短期內不會改變。

  此外,臺灣“央行”將於26日理監事會時,延續寬鬆貨幣政策的基調,持續降息1碼(0.25個百分點)以刺激內需,屆時臺灣“央行”的重貼現率,將下降至1%的歷史新低。

  臺灣銀行分析人士表示,在發生金融風暴之前,國際油價曾飆升至每桶147美元的新高,意味著去年上半年的CPI稍高,但如今國際油價迅速下滑且民間消費也疲弱不振,CPI為負值也很正常。

  分析人士指出,問題的關鍵在於,今年9月過後CPI能否回穩並轉為正數。倘若CPI持續下跌,則意味著臺灣的民間消費力還在惡化,代表臺灣就算未進入實質性通縮,也已籠罩在通縮陰霾中。(沈鵬)

  
 

編輯:沈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