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同胞為內地改革開放、現代化建設提供源源動力

時間:2008-11-25 07:59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 李凱 吳宇 車曉蕙)30年前的1978年12月,中國共産黨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新時代。

  也正是在這一年,港澳同胞揭開大規模投資內地的序幕,從此與全國人民一道,積極參與國家的改革開放,為國家的繁榮富強作出了歷史性的貢獻,也分享了改革開放帶來的纍纍果實。

  在今年兩會期間,國家主席胡錦濤會見出席兩會的香港、澳門地區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時,對港澳同胞在改革開放30年中的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他説,在我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廣大香港同胞、澳門同胞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突出貢獻。

  在改革開放史上,港澳同胞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第一,成為外來投資的先驅和主力軍

  30年前,內地國門初開、百廢待興,急需吸引外資。在這一歷史性轉變時刻,港澳同胞憑藉同文同種和地理上的優勢,滿懷愛國愛鄉、造福桑梓之情,率先投資內地。

  內地的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內地批准的第一家合資、合作企業,第一家五星級飯店,第一條合資興建的高速公路,第一塊土地的拍賣……港澳同胞屢開歷史先河,在改革開放史上抒寫了難以磨滅的印記。

  毗鄰港澳的廣東是港澳同胞弄潮改革開放洪流、積極投資內地的一個縮影。

  1978年9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之前,一位港商來到東莞開辦了太平手袋廠,獲得國家工商總局發放的“三來一補”企業的第一個牌照,成為廣東同時也是內地第一家來料加工廠。自此以後,港澳投資源源不斷涌入,到2007年底,港澳在廣東直接投資項目超過10萬個,實際投入1200多億美元,佔廣東實際吸收外來資金的三分之二,其中絕大部分投資來自香港。

  港澳同胞的投資促使粵港澳逐漸形成了以廣東為加工製造基地、港澳為購銷管理中心的産業跨地域分工格局,建立了“前店後廠”的獨特合作方式。數以萬計的港澳投資企業在廣東各地蓬勃發展,數以百萬計勞動力受雇于港澳投資企業。珠三角地區逐漸形成了獨具競爭力的開放型、動態化産業集群,成為影響世界的加工製造業基地。

  與此同時,外來投資催生了珠三角地區城鎮群的崛起。東莞、深圳、中山、珠海……一座座現代化工業城市在廣東拔地而起。

  30年前,深圳還是一個3萬多人口、幾條小街道的邊陲小鎮。最早進入這裡的外資企業就是香港企業。

  深圳市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嚴小明回憶説,1979年3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寶安縣正式改名深圳市。4月,香港港華電子企業有限公司在深圳投資建設光明華僑電子廠,這家企業正是如今聞名全國的家電巨子康佳集團的前身。

  經過近30年的發展,深圳市投資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的項目和年出口1000萬美元以上企業中,約80%是港商投資或參與投資的。2007年,深圳國內生産總值比1978年增長了789倍,成為南方最重要的高新技術研發和製造基地之一。嚴小明説:“深圳的發展,港澳同胞功不可沒。”

  港澳同胞的投資,迅速推動廣東從以農業為主、經濟比較落後的省份一躍成為工業發達的經濟大省。廣東的國內生産總值從改革開放前在內地各省份排名第20多位一躍成為第一,至今連續保持19年。“三來一補”、“築巢引鳳”、“外引內聯”、“借船出海”等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詞彙,都是在粵港澳合作中創造出來的。

  廣東省副省長萬慶良説,廣東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粵港澳合作的歷史。廣東30年的發展離不開港澳強有力的支援,離不開港澳資企業率先進入廣東,率先投資、率先發展。

  在港澳投資者的帶動下,世界各地企業紛至遝來,帶來國家改革開放急需的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方式,推動內地的開放從沿海到內陸、從東部到西部,從城市到鄉村,港澳投資企業也遍地開花。

  商務部的統計顯示,在改革開放初期,港澳資曾一度佔到內地吸收外資總額的80%以上。截至今年9月底,內地實際使用港資3415.9億美元,佔內地累計吸收境外投資總額的四成多,是內地吸收外資的最大來源地。

  港澳同胞不僅帶來了資金、技術、人才,更為內地輸入了先進的理念和管理經驗,促進了許多領域的觀念更新

  在改革開放之初,內地缺乏優良的貨運設施和海外貿易網路,而當時香港已經是亞太地區重要的貿易中心,擁有世界先進水準的硬體設施和一流的貿易人才。香港企業家及時把握住了歷史機遇,為內地與外界經濟的聯繫、為內地企業“走出去”架起橋梁。目前,香港是內地第五大貿易夥伴、第三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順差來源地。

  在資金、技術等“硬體”輸入的同時,港澳投資者更為內地改革開放輸入了許多先進的發展理念、經營方式和管理經驗等“軟體”,促進了觀念更新,為內地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鑒。國外有中國問題專家認為,內地市場經濟改革之所以能夠成功,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擁有香港這樣一個成熟的、國際化的市場經濟體系可以借鑒,併為改革的啟動和深化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廣州,説起當年霍英東先生投資興建的內地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白天鵝賓館的歷史,人們至今仍津津樂道。不僅是因為賓館硬體設施完備,更重要的是白天鵝從一開業就打破當時的慣例,對所有普通百姓開放,其服務意識、管理模式,都令當地政府官員和市民大開眼界,引發觀念的更新,對廣東服務業的興起和發展産生了極大推動作用。白天鵝等港資酒店也被人們稱為培養廣東服務業人才的“黃埔軍校”。

  廣東省外經貿廳副廳長吳軍認為,上述“軟體”的引入,是港商對內地改革開放的重要貢獻,極大地促進了政府部門服務意識的提高。“服務意識如今已深深植入政府工作人員的頭腦中。”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在接受採訪時總結説,內地的現代化建設就是一條有效利用外資尤其是港澳臺資金的資本積累和發展之路。內地經濟社會發展所取得的成績,每一天的變化,都有港澳同胞的奉獻。

  改革開放為港澳同胞提供了無限商機,讓他們分享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前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董建華常説:香港好,祖國好;祖國好,香港更好。平白的話語道出了內地與港澳密不可分的關係。唇齒相依,互利雙贏,改革開放30年,港澳同胞也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

  港商鄭松興自上世紀90年代初就投資內地製造業,在獲得成功之後,他將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服務業。2002年底開始,他與四位長期在內地發展的香港企業家投資60億元人民幣,在深圳建立了華南城國際工業原料城。這是一個佔地1.5平方公里的工業原料及成品交易中心,集展示、交易、資訊交流、倉儲、配送、貨運以及金融結算功能于一體,其規模之大、經營範圍之廣,堪稱國內之最。

  談到近20年投資內地的體會,鄭松興深有感觸:改革開放給了港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這種機遇在國外是不可想像的。他笑言:“除非你不想做,否則內地到處是機會,到處是項目,有幹不完的事在等著你!”

  30年來,港澳同胞在內地投資創業、發展致富的傳奇比比皆是,成為改革開放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説,過去30年,香港利用內地龐大的腹地和增長的速度,得到巨大的商機。離開了國家政策和經濟高速發展的支援,香港就不容易獲得今天的經濟成果和地位。

  近年來,隨著中央政府與港澳特區政府簽署了內地與香港、澳門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簡稱CEPA)及5個補充協議,港澳同胞在內地的投資領域不斷拓寬,從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産業向基礎設施建設、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快速發展。

  專家指出,CEPA及補充協議更加有利於港澳優勢的發揮和內地的開放和發展,使貨物、資本和人員的流動更加自由和便利,為港商投資內地、尤其是服務業創造了新的機會。香港智經研究中心主席胡定旭認為,CEPA開啟了香港和內地生産要素進一步流動的大門,制度安排為經濟整合提供了更大的空間。

  近年來,包括太古、和記黃埔等在內的大型港資企業紛紛進入內地的地産、物流、會展業以及金融、法律、醫療、建築、會計等服務業。2007年,廣東服務業實際吸收外資所佔比重超過三分之一。其中,廣東與香港投資者合作承接國際服務外包業務勢頭良好,廣州、深圳被評為“中國服務外包基地城市”。

  廣東省委黨校副校長陳鴻宇認為,今後國家經濟發展重心將由外向為主轉變為內需為主、內外結合,這個過程帶給香港企業界無限商機。他預計,服務業領域將形成粵港間新的“前店後廠”。

  從今年開始,伴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不斷加大,港澳地區和內地的港澳投資者都面臨了一些困難和挑戰。作為港澳經濟的堅強後盾,中央政府已多次表示高度關注國際金融危機對港澳經濟造成的影響,將一如既往地繼續支援港澳經濟的發展,保持穩定繁榮。而廣大港澳投資企業也相信,有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援,企業一定能夠渡過難關。

  設在江蘇昆山的港資企業利星行機械,專門代理卡特彼勒等跨國公司的工程機械和發電機組在內地的銷售、租賃和培訓服務。公司財務總監史國培告訴記者,今年1-10月,公司銷售額達14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兩成多,近期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擴大投資、拉動內需的政策舉措,這讓眾多港資以及跨國公司更加倚重內地業務。“相信與過去一樣,有中央政府和內地大市場作依靠,我們能抵禦這場金融海嘯的衝擊。”史國培説。

  曾蔭權日前在一個紀念改革開放的論壇上語帶深情地説:“改革開放30年,是一首偉大的史詩,演繹了香港與祖國血濃于水的故事。”他寄語香港年輕一代:“在生逢其時的大時代長袖善舞,抒寫出香港與祖國同在的輝煌文章。”

  光陰荏苒,前程似錦。歷史預示著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港澳同胞將會繼續發揮重要的作用,譜寫新的篇章。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