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地震:川滇兩省抗震救災工作已有序展開

時間:2008-09-03 08:52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昆明9月2日電(記者蔡祥榮 關桂峰 陳瑜)攀枝花地震造成川滇兩省大批群眾受災。地震發生後,國家各有關部門和川滇兩省各部門迅速行動起來,投入抗震救災工作,災區群眾也紛紛抗災自救,重建家園。

  8月30日,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區和涼山彝族自治州會理縣交界處發生6.1級地震,地震造成四川、雲南兩省嚴重受災。地震發生後,國家各有關部門迅速開展工作。31日9時民政部工作組趕到四川涼山災區。9月1日,民政部緊急向雲南省調撥救災帳篷10000頂。

  8月31日8時,雲南省常務副省長羅正富率雲南省民政、教育、衛生、地震等部門組成工作組趕赴災區。31日晚,雲南省政府在楚雄彝族自治州召開現場會,安排部署當前抗震救災及受災群眾轉移安置工作,並安排3000萬元救災應急資金用於抗震救災。8月30日,雲南省民政廳緊急向災區調撥帳篷3200頂、棉被2000床。9月1日,再次向楚雄災區調運帳篷2500頂,棉被6000床。楚雄彝族自治州也緊急安排350萬元救災應急資金。災區各級民政部門已緊急調運大米25噸。

  地震發生後,四川省副省長張作哈迅速率領四川省政府工作組奔赴災區。截至9月1日16時,四川省民政廳已向攀枝花市、涼山州調運帳篷15120頂,棉被2萬床;同時,四川省擬下撥省級救災應急資金1500萬元,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攀枝花地震發生後,雲南楚雄州調集了1100余名公安民警、武警消防官兵投入抗震救災,並派出900多名醫衛人員投入災區一線。駐楚雄某部隊派出官兵660人、民兵應急分隊590人參與救災。在地震重災區四川會理縣,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140名消防隊員、160名公安政法幹警和1877名民兵奮戰在抗震救災第一線,10支醫療隊正分赴在各個受災鄉鎮,中國紅十字會發來的飲水消毒劑、毛毯、賑災生活用品包等近28萬元的救災物資也已陸續發往會理災區。31日上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調運的毛毯、凈水劑、家庭應急包共價值40余萬元的救災物資運往楚雄災區。

  9月1日,記者在受災嚴重的四川省會理縣黎溪鎮看到,這裡的一些群眾已經開始恢復生産生活,有的村民在戶外燒火做飯,有的在曬烤煙葉,有的在犁田施肥,有的在種植蕎子、麥子。在受災村莊裏,一些人家已領到了速食麵、礦泉水等救災物品。

  9月2日,記者從楚雄州元謀縣城趕往重災區姜驛鄉的路上看到,一輛輛滿載著救災物資的車輛正駛往姜驛災區。在靠近姜驛鄉的地方,幾百名士兵正頂著烈日搶修通往鄉上的交通要道。鄉上已經搭建起一排排帳篷,駐紮著部隊官兵、民警、醫療隊伍以及指揮救援的幹部等,很多群眾已經住在帳篷裏,一些村民在帳篷外燒火做飯。姜驛鄉中學操場上也搭建起帳篷,學校準備再過幾天就開學。

  記者在四川涼山採訪了解到,地震發生後,消防隊員、公安民警和民兵們都爭分奪秒幫助村民挖掘出廢墟裏的糧食,清理廢墟、危房。“涼山州消防支隊在地震當晚10時就趕到了我們村,搶救被埋的群眾。村里民兵隊迅速趕到受災群眾家裏幫助村民自救,現在全村基本恢復生産,基本不會影響秋收。”會理縣新橋村支部書記郭方榮説。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