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確立奧運會“新標桿” 為發展中國家帶去曙光

時間:2008-08-24 21:37   來源:新華網


  8月8日晚8時,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這是開幕式上的大型文藝表演《美麗的奧林匹克》。新華社記者張鐸攝


  新華網北京8月24日電 題:中國確立奧運會“新標桿” 為發展中國家帶去曙光

  新華社記者 任珂 張崇防 李惠子

  夢幻般的開幕式、高水準的競技場面、秩序井然的組織工作、熱情好客的市民……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在過去16天裏奉獻了一屆精彩的北京奧運會,也激發了眾多發展中國家對舉辦奧運會的憧憬。

  “北京奧運會是中國的一項偉大成就,”印度記者詩文德拉辛格説,北京奧運會的各項工作堪稱“完美”。

  來自喀麥隆廣播電視臺的攝像師奇邁克爾認為,北京奧運會是最高水準的賽事。而中國人民表現出來的熱情好客,讓這次奧運會更顯迷人。

  北京奧運會的成功,激起了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奧運熱情。參加開幕式並觀看了部分比賽的巴西總統盧拉表示,中國為奧運會樹立了新的典範,北京奧運會的成就激勵了裏約熱內盧申辦2016年奧運會。

  “北京奧運會讓廣大發展中國家看到的是‘曙光’,而不是讓他們‘垂頭喪氣’。”國際奧會文化與奧林匹克教育委員會主席、原國際奧會副主席何振梁説。

  從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開始,由於戰爭的原因,至今實際舉辦了26屆奧運會。舉辦城市大多位於歐美、大洋洲和日本等經濟發達的國家和地區。1988年的漢城第24屆奧運會的主辦國——“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已有一隻腳踏進了發達國傢俱樂部。北京奧運會之前,只有墨西哥真正以發展中國家的身份舉辦過奧運會。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中國、印度和巴西為代表的發展中國家經濟高速發展,一些非洲國家也在實現了國內民族和解、結束內戰後,重新走上了平穩發展的道路。為了尋求國際社會的認同,提升自身發展的水準,奧運會這樣的大型國際賽事,成為這些發展中國家的絕佳機會。1964年的東京奧運會和1988年漢城奧運會,加速了主辦國經濟發展和融入國際社會的進程,也讓各發展中國家艷羨。

  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場隆重開幕。這是李寧點燃主火炬。新華社記者凡軍攝

  近年來,越來越多希望被世界了解的發展中國家城市加入了申奧行列。在2000年奧運會的9個申辦城市中,包括中國北京、泰國曼谷、馬來西亞吉隆坡、古巴哈瓦那和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在2016年的7個申辦城市中,就有巴西裏約熱內盧、亞塞拜然巴庫和卡達的多哈3個城市來自發展中國家。

    “奧運會可以使一個國家被世界了解。”邁克爾來北京之前,想像著作為發展中國家的中國應該還很貧窮,“沒想到北京是一個非常漂亮和發達的地方。奧運更增加了這座城市的魅力。”

  邁克爾説:“非洲也需要被了解。我們應該讓世界知道,其實非洲是個好地方。”

  顯然,舉辦奧運會並非一件容易的事。奧運會是對主辦城市組織能力、管理水準和應急機制等各方面的巨大考驗。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方面還處於完善中的發展中國家,比發達國家面臨更大的挑戰。

  辛格希望自己的國家有朝一日也能舉辦奧運會。據介紹,印度首都新德里將舉辦2010年的英聯邦運動會。這將是印度學習主辦大型賽事的一次機會。新德里為此正在加緊改善其基礎設施,包括提高酒店接待能力。

  “為了日後能舉辦一屆成功的、體面的奧運會,從基礎設施建設到組織管理,我們都要加緊努力,包括學習北京奧運會的經驗。”辛格説。

  實際上,北京也是經過長期的學習和準備後才有今天舉辦奧運會的能力。自從1993年北京申辦2000年奧運會失敗後,北京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基礎設施,並對環境尤其是空氣品質進行了有效治理。中國自身經濟實力和社會文化的進步,也有力推動了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

  在2001年贏得奧運會主辦權後的7年裏,“水立方”、“鳥巢”和T3航廈等建築拔地而起,軌道交通線路增加了6條。北京還招募國際管理團隊和外籍志願者,使得這次奧運會既有中國特色,又充滿了國際化色彩。

  8月8日晚8時,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這是在開幕式上閃閃發光的夢幻“五環”。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

  “中國為奧運會設立了一個新標桿。”安哥拉通訊社記者朱利奧認為,無論場館建設還是組織水準,北京奧運會都堪稱“歷屆之最”。

  北京奧運會最終吸引了204個國家和地區參與賽事,創歷屆之最。開幕式有80多位外國政要出席,也是奧運有史以來最多的一次。

  “奧運會以歐洲為中心的歷史正在被改寫,”2012年奧運會舉辦國英國奧委會主席科林莫尼翰説,現在國際奧會所要做的就是讓奧運會更加國際化。

  輿論認為,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國進行了廣泛的國際合作。這些國際合作不僅僅是提高了場館的設計水準和賽事組織能力,更重要的是,北京成功地挫敗了國際上一些抵制奧運會的企圖。

  朱利奧承認,對於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來説,舉辦奧運會存在很大難度。發展中國家很難拿出鉅款修建各種基礎設施。在政治能力上,發展中國家還要好好學習和提高。

  他認為,南非是最有希望舉辦奧運會的非洲國家。“畢竟南非是非洲發展最好,經濟實力最強的,2010年的足球世界盃賽也將在南非舉行。”他表示相信20年內非洲大陸將會迎來一屆奧運會。

  事實上,奧運會對硬體的要求並非高不可及。“國際奧會不主張建造豪華的比賽場館,場館設施只要符合技術標準即可。”何振梁告訴新華社記者。

  他強調,在奧運會的籌辦上不宜攀比,關鍵是要依照本國國情,既充分展示自身文化特色,又要更好地傳播和光大奧林匹克精神和理念。

  “北京奧運會意味著奧運會將走向發展中國家。”中國資深外交官、前駐法大使吳建民這樣預測。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