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經國:北京奧運會給了中華民族一個團結的機會

時間:2008-08-22 07:58   來源:台灣網

國際奧會委員、國際拳擊總會主席吳經國日前在北京接受台灣網獨家專訪
 

  台灣網8月21日北京消息   國際奧會委員、國際拳擊總會主席吳經國先生日前在接受台灣網獨家專訪時表示:北京奧運給了中華民族一個團結的機會,兩岸體育交流在奧運會後將更加密切。

  北京奧運會實現了所有承諾

  在接受採訪前,吳經國剛剛拜會了國際奧會主席羅格,他告訴記者:包括羅格先生在內的很多官員都對北京奧運會都非常滿意,大家公認這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一屆盛會。“中國人辦奧運展現了很多特色,更實現了當初申辦過程中的承諾,一個個口號都在成為事實。”

  7年前,吳經國和何振梁在莫斯科擁抱在一起的場面仍歷歷在目,7年後,兩人在北京共同見證了一個承諾的實現。“從場館到交通以及接待服務,我們幾乎聽不見任何抱怨。”

  吳經國表示:奧運會讓世界更深刻地認識了北京和中國,奧運會的成功要感謝全體中國人用共同的努力來支援它,完成它,這些努力會留在大家的記憶當中。

  開幕式非常非常成功

  “用世界的語言講述中國的故事”是本屆開幕式的宗旨。在國際奧會中擔任文化委員會委員的吳經國對於開幕式有相當高的評價:“只有中國人才會有卷軸的概念和漫步雲端的創意,這是一個中國特色的奧運開幕典禮,又融合了現代的高科技,你沒有辦法去説他有缺點,我覺得非常非常成功。”

  吳經國認為:要在幾個小時裏向全世界50億人展現一個國家文化的難度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到的,開幕式展現了中國處理這種大型文藝表演活動的經驗和特色,值得驕傲。“每個國人都應該為開幕式喝彩,為別人喝彩是中華民族民族性裏最需要的品質,這也會鼓勵藝術家不斷努力和創新。”

  奧運會讓兩岸互動更密切

  北京奧運會召開以來,國際媒體普遍評價奧運會對兩岸關係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吳經國認為:兩岸政治背景不一樣,但奧林匹克是沒有界限和區隔的,大家在共同的理念下可以全部融匯在一塊,沒有任何阻礙這種交流的障礙。

  “就像我們這次看到大陸同胞在中華臺北隊選手出賽的時候,給予很多鼓勵,中華臺北的選手都能夠深深感受到,這都是非常良性的,應該從運動當中真正體會到大家怎麼樣走向一個和諧,團結和平。奧運會提供了中華民族一個團結的機會,也給了兩岸攜手走向和平未來的機會。”

  本屆奧運會中華臺北隊舉重選手陳葦綾在大陸教練的指導下一舉摘銅,中國代表團棒球隊也在近年來與臺灣方面的交流取經中水準提升,這讓一直在兩岸體育交流中扮演“推手”角色的吳經國感到欣慰。“中國代表團此次取得的優異成績勢必將吸引更多其他國家地區前來取經聘請教練。近年來兩岸在體育交流方面一直有互動,這種交流通過這一次奧運會將更加密切。”

  棒球回歸奧運需要加倍努力

  棒球項目在2012年的倫敦奧運會上將被取消,這讓無數熱愛棒球的臺灣民眾神傷。“每一個運動項目能得到國際奧會的肯定,需要讓大家更了解這個運動的特色和效果。棒球是一個高度的團隊比賽,講究配合,可普及性並不是太好。”吳經國表示:讓棒球回歸奧林匹克,需要加倍努力。

  北京奧運會即將完美收官,可吳經國卻不會停頓。身為國際拳擊總會主席的他現在正努力把女子拳擊比賽帶入奧運會中。“所有28個奧運項目裏面,就是拳擊沒有女子參加,我的責任就是把運動員的心聲帶到國際奧會的殿堂裏,讓大家了解女子應該有參加拳擊比賽的機會。”吳經國表示,要全力把拳擊發展為最有國際觀,最有前瞻性的運動項目,“很多計劃都在進行當中,成熟了就會公佈。”(記者 李徽 鐘寶華 北京報道)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