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由多家機構聯合進行的調查報告顯示,中央政府在四川抗震救災中的果斷、高效,獲得了災區居民的高滿意度評價。
零點研究諮詢集團、中國扶貧基金會和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今天聯合發佈了“5 12地震災區居民生活監測”報告。這是汶川大地震以來,首份針對地震災區居民生活需求和心理需求做的大規模調查的結果。
據介紹,調查項目組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成都、綿陽、都江堰、彭州、安縣和綿竹6個地區,針對889名受災居民進行了面對面的問卷訪問。調查對象包括220名10至17歲的未成年人和669名18歲以上(含18歲)的成年人。
調查結果顯示,災區居民對政府和社會各界合力進行的生命救援行動給予肯定。對於災後重建,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援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援,災區居民已做好了“生産自救”的準備。
參與調查的專家同時提醒,對於災後恢復重建,災區居民普遍存在過度樂觀的傾向,需要引導災區居民形成理性預期。
各界在救援中的表現得到災區群眾肯定
調查結果顯示,政府和社會各界在生命救援“搶時戰”中的表現,得到災區居民肯定。
參與本次調查的669名18歲以上成年受災居民中,有70.6%受訪者表示,在地震發生之後的48小時內,當地政府就組織實施了有效的救援行動;67.4%受訪者表示,在地震發生之後的48小時內,專業救援力量已到達現場實施有效救援。
即便是在地震災害中痛失親人的災區居民,對於當地政府組織救援行動的及時性,同樣給予客觀評價。此次訪問中,有171名受訪者有親人遇難,有的失去多名親人。
在這部分受訪者中,64.4%的人表示,當地政府在48小時內就組織了有效救援行動,63.7%的人表示48小時內專業救援力量就已到達現場實施有效救援。
這份調查援引數據對比顯示,此次汶川大地震的救援效率,要高於美國卡特裏娜颶風後的救援效率。
中央政府獲得高滿意度評價
當被問到對於各級政府和其他組織或個體在抗震救災中的表現是否滿意時,災區居民普遍給予較高評價。在總分為4分的評定標準中(4分表示非常滿意,1分表示一點都不滿意),中央政府獲得了3.86分的高滿意度評價,民間志願者、國際救援隊、其他兄弟省份、鄰里鄉親等,所獲得的滿意度均在3.5分以上。本省地方政府及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在抗震救災中的表現分別為3.15分和2.95分。
與此相對應,經歷此次震災後,受訪者對於中央政府的信任程度進一步加強,對地方政府的信任程度不及中央政府,特別是那些在震災中痛失親人的人。在評定結果中,中央政府獲得了3.92分的信任度評價,地方政府獲得了3.11分。
研究人員認為,地方政府和基層組織的應急反應系統不完善甚至不存在,難以應對這樣慘烈的自然災害;地方政府和當地基層組織也是地震災害的受害者,必然會對其應急反應能力和救援活動的展開造成客觀影響。
83.4%受訪者表示,將會通過生産自救解決生活困難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政府支援、自我救助、社會捐助以及親朋鄰里互助,是當前災區居民解決生活困難的主要途徑。
本次調查中,當問及“在將來將會主要依賴哪些渠道解決生活困難”時,83.4%的受訪者表示,將會通過生産自救來解決。調查數據同時顯示,在今後的長期生活中,災區居民對於中央政府和社會救助的預期依賴程度將會有所下降,分別從54.9%下降至37.5%,從19.4%下降至3.1%。而對於地方支援的預期依賴程度則與當前水準基本相當。
上述數據表明,儘管有中央政府的大力援助、社會各界的踴躍捐款和海內外各種形式的援助,但災區居民對於自身在災後重建工作中應擔負的責任,有著較為清晰的認識和預期。
本次調查結果表明:災區居民對於災後生活有著很高的信心。其中33%的受訪者表示非常有信心,55.3%的受訪者表示比較有信心。 (記者 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