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察看唐家山堰塞湖:絕不能讓一個百姓傷亡

時間:2008-06-06 07:56   來源:新華網

  6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赴四川察看唐家山堰塞湖的情況。這是溫家寶走在坑洼不平的碎石坡上,實地考察、研究堰塞湖漲水及工程排險辦法。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這是溫家寶在察看唐家山堰塞湖導流明渠,了解工程排險等相關情況。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新華網四川綿陽6月5日電 題:“絕不能讓一個百姓傷亡”——溫家寶赴川察看唐家山堰塞湖

  記者 李斌

  過去10多天裏,威脅上百萬人安全的唐家山堰塞湖,不僅全國關注,更是牽掛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的心。6月5日下午,溫家寶再次來到這裡察看情況。

  13天前的5月22日,溫家寶在震後第二次前往四川時就曾察看這座堰塞湖的情況,當即開會部署排險工作,要求主動處理、儘早處理,制定工程排險方案和人員轉移避險方案,確保群眾安全,確保部隊和搶救人員安全。

  連日來,武警官兵、解放軍指戰員和水利工程技術人員緊密配合,日夜奮戰,在唐家山堰塞壩上搶挖了一條400多米長的導流明渠。位於唐家山堰塞湖下游流域的20多萬群眾,也被轉移到安全地帶。

  6月5日16時許,在綿陽機場一下飛機,溫家寶立即轉乘直升機前往唐家山,到現場一看究竟。

  約30分鐘後,飛機飛臨唐家山堰塞湖上空,只見一條在山谷間蜿蜒流淌的河流在一個拐彎處被巨大的滑坡體徹底攔住。陽光下,湖面上波光粼粼……

  直升機降落在堰塞壩頂上。壩上崎嶇不平,坡陡路滑。溫家寶來到導流明渠的入水口察看,只見湖水已經進入渠口,正在緩慢向前推進。他仔細向隨行的水利部部長陳雷等人詢問有關情況:“今天水位漲了多少?”“明天有雨嗎?”……

  現場監測人員告訴總理,現場已經建立了三套監測系統,正密切監測水位上升情況。

  溫家寶還來到導流明渠的出水口察看。風很大,不時傳來碎石從山上滾落的聲音……

  溫家寶對隨行的地方和部門負責同志説,實地看了以後,發現堰塞湖的情況比想像的還要複雜。但是不管怎樣,必須早一點解除這個堰塞湖的安全隱患,因為大批轉移群眾住在簡易帳篷裏,天氣炎熱,時間久了,困難會越來越多。

  18時20分許,返回綿陽機場後,溫家寶親切看望了參加唐家山堰塞湖搶險工作的部隊指戰員。他説,特大地震災害以後,次生地質災害仍然威脅著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特別是懸在人們頭頂的這個唐家山堰塞湖。採取工程排險與人員轉移避險的方式來解決堰塞湖隱患,這在我國抗震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我們的目標是在處理堰塞湖的過程中,絕不能讓一個百姓傷亡。

  這是溫家寶在堰塞壩上實地考察、研究堰塞湖漲水及工程排險辦法。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這是溫家寶察看唐家山堰塞湖後,在機場親切看望俄羅斯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機組成員。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溫家寶強調,如果説地震是難以避免的自然災害,那麼排除堰塞湖險情,確保群眾安全,就是我們的責任。唐家山堰塞湖的隱患一天不消除,我們的抗震救災任務就沒有完成。他希望解放軍指戰員繼續發揚忘我犧牲的精神、艱苦奮鬥的精神,時刻準備迎接新的戰鬥。

  四川大地震發生後,俄羅斯向四川地震災區緊急派遣了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支援唐家山堰塞湖排險工作,承擔了向唐家山堰塞湖運送大型工程設備的艱巨任務。

  溫家寶在機場親切看望了俄羅斯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機組成員。他説,在我們最艱難的時候,俄羅斯政府派出了救援隊、醫療隊,運輸了大量的物資和器材,特別是在這次處理唐家山堰塞湖的過程中,派出了米-26重型運輸直升機。感謝俄羅斯政府、俄羅斯人民,感謝俄羅斯飛行員和俄羅斯的朋友們。

  6月5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總指揮溫家寶在列車上主持召開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會議,專題研究唐家山堰塞湖問題。 新華社記者劉衛兵攝

  晚上8時,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會議在列車上舉行,專題研究唐家山堰塞湖問題。溫家寶首先充分肯定了前一階段工作取得的成績。他説,現在解決唐家山堰塞湖問題,在氣候、地質、余震、壩體結構等方面還存在很多不確定因素。我們仍然要堅持安全、科學、快速三條原則,要制定時間表,儘快徹底排除安全隱患。這個問題不解決,群眾就得不到安寧,也影響整個抗震救災工作。要進一步加強水利部門和地方政府的會商機制,加強預警監測機制,進一步完善工程排險方案和人員轉移避險方案。

  會後,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立即在列車上召開會議,研究具體方案……

  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一起察看了唐家山堰塞湖,並出席總指揮部會議。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