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各界關愛活動持續 匯集更多力量送愛到災區

時間:2008-05-28 08:3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512”汶川大地震,引起了臺灣民眾對災區的關切。半個月來,在臺灣,不論打開廣播、電視,還是翻開報紙,看到的、聽到的多與汶川大地震有關。在臺灣的校園、社區甚至賽場,義賣、義賽在持續進行;臺灣各行各業的民眾拿出專業所學為災區提供支援。

  放棄休假到災區

  在臺灣,多數專業人員使用假期,以志工身份到災區出力。慈濟人道救援會負責人介紹説,目前慈濟志工正通過帶領大家煮熱食等方式,幫助四川災民振作精神、以主動工作面對天災,當地的氣氛已經不一樣。“我們都有一個相同的想法,希望將臺灣‘921’大地震後,邊做邊學所掌握的系統救災、全面重建的方法,提供給大陸同胞,加快災區復原過程。”

  臺灣兒童福利聯盟的先遣人員26日緊急趕往災區,籌備對300位心理輔導志工的應急培訓,針對性地照顧震災中倖存的孤兒。提出“受災兒童安心三要訣”:要傾聽,要安定,要遊戲。

  緊急提供珍貴資料

  根據自己的經驗向大陸提供材料是臺灣民眾表達愛心的一個新的方式。

  5月27日,臺灣精神科醫學界發表“震後災民創傷後壓力疾患相關研究”,呼籲社會大眾正視對受災者及救災者的精神照顧、憂鬱防治及長期精神重建的重要性,以防止創傷後壓力疾患慢性化。臺灣心理衛生協會率臺灣心理、醫學界多位學者也匯整臺灣“921”地震至今的受害災民身心重建資料全部上網,提供大陸救災決策與實務推動的參考,並表示“如果大陸有需求,心理學者將陸續前往提供經驗與專業。”

  近日,四川災區堰塞湖威脅著眾多民眾的生命財産安全。一批臺灣同胞加班加點連夜對有關文件進行電子掃描,並通過電子郵件將有關堰塞湖搶險珍貴資料傳送至長江水利委員會網信中心,為抗震救災一線的水利專家組監控、預警和制訂堰塞湖引致災害應急方案,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解決了水利部門的燃眉之急。當大陸人員要為這批寶貴資料付費時,對方婉言謝絕,並表示“將這些資料第一時間送達前方才是最重要的”。

  人饑己饑,人溺己溺

  在臺灣,學生和運動員也有自己獨特的獻愛心方式。

  27日起,臺灣中原大學舉辦“饑餓30”活動,延續到28日晚間18時,希望借由師生自發性連續不進食固體食物,體驗饑餓狀態之苦。所有募款所得,將作為四川地區賑災使用。中原大學校長程萬里表示,他希望發揮“人饑己饑,人溺己溺”的心情,捐款關懷罹難者家屬,幫助遭受震災的孩子及家庭。

  25日晚,臺灣職棒中信鯨球隊與統一獅球隊在臺北進行一場“職棒送愛心”比賽,所得將全數捐予四川地震災區用於賑災。中信鯨職業棒球隊領隊説,汶川大地震觸動了臺灣民眾的愛心,作為中華民族的一員,捐款幫助災區義不容辭。他希望通過這場比賽拋磚引玉,號召更多民眾和球迷加入到捐款賑災行列,匯集更多的力量,送愛到災區。(本報特約記者 董暖)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