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港加速開發建設 為兩岸“三通”做準備

時間:2008-05-07 08:03   來源:中新網

  資料圖:3月24日,對臺試點直航口岸重要作業區福州港青州港區集裝箱碼頭呈現繁忙景象。福州港作為原國家交通部批准的兩個對臺試點直航口岸之一,自1997年4月19日福建省外貿船務公司的“華榮”號裝載37個標箱駛向臺灣高雄,首次實現兩岸試點直航以來,截至2008年2月,對臺試點直航船舶已順利往返共計8210個航次,累計運載集裝箱214萬多標箱。 中新社發 劉可耕 攝

   中新社福州五月六日電 題:福州港加速開發建設為兩岸“三通”做準備

  作者 張彩林

  “福州港已具備承接‘三通’需求,將儘快完善基礎設施,為兩岸實現全面直接‘三通’做好準備。”福州市港務局副局長鄧坤六日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説。

  近年來,大陸與臺灣最近的千年古港——福州港,在福州“以港興市”戰略的指引下,港口建設步伐明顯加快,取得了顯著成就。

  福州港建設的發展,加上閩臺間的“五緣”優勢,直接帶動了榕臺海上直航的先行先試。福州港與廈門一道率先開展的港對臺集裝箱試點直航,迄今已滿十週年。截至二00八年四月底,福州--高雄集裝箱試點直航航線已順利承運箱量年平均增長率達百分之二十,成為福州港集裝箱的主力航線。

  “兩馬”客運航線二00一年開通。七年來,通過“兩馬”來往的兩岸旅客已經突破十七萬餘人次,船舶達二千九百多艘次,“兩馬”客運航線成為兩岸人員往來最為便捷的通道。

  二00七年五月,臺灣“全富”輪靠泊連江琯頭碼頭,裝載一千七百噸碎石從福州港首航澎湖,開闢了福州與澎湖貨運直航的先河。

  榕臺海上直接往來的拓展,又促進榕臺經貿交流與合作日益熱絡。近年來,“兩馬”經貿交流實現了多項突破:二00七年十月十一日,馬尾“安麒”號客輪在福州港客運碼頭首航馬祖,使“兩馬”雙向對開終成現實;當月十五日,千噸級臺灣貨輪“新華”輪由基隆港直航至福州馬尾港,掀開了對臺小額貿易的新篇章;今年三月十七日,中國香港籍“建華”輪運載一萬六千三百噸天然砂駛往臺灣基隆,標誌著停運一年多的兩岸砂石貿易正式恢復。

  伴隨兩岸經濟交流的愈加頻密與兩岸貿易需求的不斷增長,兩岸全面直接“三通”的呼聲高漲。鄧坤表示,福州港將積極為兩岸“三通”創造有利條件,“希望臺灣航運企業能在江陰港發展內貿、遠洋航運,歡迎臺灣企業來福州考察,與福州港口經濟共同發展。”

  這位港務專家指出,福州港依靠對臺經貿往來以及“三通”的優勢,不僅要發揮港口運輸、裝卸儲運、工業開發、通信資訊、綜合服務等功能,還要充分發揮現代港口物流功能。從現階段來看,要著力加快江陰港區深水集裝箱專用泊位建設,推進羅源灣港區大型散貨專用碼頭建設,加快松下港區糧食專用泊位建設,特別是加快江陰港區保稅物流園區的建設,爭取實施某些自由港政策,推進集裝箱運輸、遠洋幹線運輸發展。

  據規劃,“十一五”期間,福州計劃投入八十九億余元人民幣建設四十項港航項目。建成後,福州港將新增吞吐能力三千零六十四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達二百五十八萬標箱,港口規模進一步擴大,港口結構明顯調整,吞吐能力進一步提高,深水集裝箱運輸發展初步形成規模。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