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民俗傳承文化 海內外華人同慶媽祖韆鞦壽誕

時間:2008-05-03 08:4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今年4月28日(農曆三月二十三),是海上女神媽祖1048歲壽誕。4月26日至28日,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媽祖典禮在莆田湄洲媽祖祖廟舉行,盛況空前,吸引了大批海內外信眾——海內外華人同慶媽祖韆鞦壽誕

  5月1日,福建莆田湄洲島海藍風清,陽光明媚,海內外信眾、遊客繼續渡海而來,觀光朝拜。據統計,來湄洲島觀光朝拜的海內外人士已超過兩萬人次,這股熱潮將延續到“五一”假期結束。

  展現傳統民俗

  4月26日一大早,彩旗飄舞的福建莆田湄洲島上就開始爆竹聲聲、鼓樂不斷。身著節日盛裝的人們涌向媽祖祖廟。這一天,湄洲紀念媽祖誕辰1048週年的盛大廟會開始了。

  媽祖祖廟戊子年廟會開幕式在湄洲島聖旨門廣場舉行。開鑼、吹號、升幡、挂燈……在莊嚴的樂曲聲中,隨著“天上聖母幡”的送幡、升幡,來自海內外的媽祖信眾按傳統禮儀肅立、作揖、行注目禮。中華媽祖文化交流協會、湄洲媽祖祖廟及臺灣媽祖信眾的代表,在開幕式上分別發言,表達海峽兩岸媽祖信眾共同祈願媽祖靈光普照,帶給兩岸永遠的和諧與福祉的美好心願。

  隨後,來自莆田地區的近百支民間民俗表演隊,紛紛拿出自己精彩紛呈的特色節目:踩高蹺、舞花扇、舞龍燈、腰鼓隊、鑼缽鼓樂隊,原汁原味的表演讓廣場上充滿了濃郁的節日氣氛。百姓們舞起了花扇,敲響了鑼鼓,還穿上了蘊含傳統文化的特有服飾,梳著頗具特色的髮型。莆仙戲、木偶戲等莆田當地曲藝表演,也被請進了廟會現場。共有3000多人的民俗表演隊將在3天的廟會過程中,充分展現莆田民俗和媽祖文化。

  彰顯媽祖精神

  媽祖,原名林默娘,莆田湄洲島人,一生雖短暫,卻留下了許多救難濟世的傳説。莆田是媽祖的誕生地,湄洲媽祖祖廟是世界20多個國家和地區5000多座媽祖廟的“祖廟”。

  往年,湄洲媽祖祖廟的媽祖誕辰紀念活動多為比較單純的祭典儀式,而今年的廟會以“媽祖的壽誕,信眾的廟會”為主題,更強調了民間參與和民俗文化。主辦活動的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共有來自海內外40多座媽祖宮廟的信眾參加了廟會。

  來自海內外的媽祖信眾,不但是紀念活動的熱情參與者,更是保護傳承媽祖文化的熱心支援者。

  4月28日上午,湄洲媽祖城的首要景點工程湄洲島媽祖閣舉行了開閣典禮。媽祖閣坐落于山亭鄉山柄村麒山之巔,媽祖閣平面為方形,四角減缺,成海棠狀,主朝向對著湄洲媽祖祖廟。媽祖閣共4層,高32.3米,取媽祖農曆三月廿三誕辰之意。這座既能遠眺美景、遊覽休憩,又能珍藏文化、銘記先賢的閣樓,凝聚了海內外熱心人士的力量。據悉,媽祖閣工程總造價約3500萬元,共有68位海內外企業家、慈善家、社會人士承諾捐贈2955萬元,目前已到位資金2362萬元。而湄洲媽祖祖廟自1987年後的古跡修復和建設,更得到了海內外人士的大力支援。

  傳承媽祖文化

  4月27日晚,一場以媽祖文化為主要內容的文藝晚會上演了。莆仙民間樂曲《默娘》、音樂快板舞《海上明珠湄洲島》拉開了晚會的序幕,快板書《媽祖出世》、男女聲對唱《相聚在媽祖故鄉》將晚會的氣氛推向高潮。在湄洲,媽祖已經成為幾乎無處不在的文化內核。2006年,湄洲媽祖祖廟和媽祖祭典已由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在今年的廟會上,“媽祖貢品”展示活動更將媽祖文化的千年傳承體現得淋漓盡致。

  湄洲媽祖祖廟的南軸線新殿上擺列主桌、偏桌、左右桌,共13桌600多盤“媽祖貢品”,其中包括“海味”、“山珍”、“花鳥”、吉祥盆景、食品盆景、人物、故事、山水盤,還有水果、乾果盤以及最傳統的齋菜。兩邊還有用橘子和糕點疊成的橘塔、糕塔,意為吉祥平安,人壽年豐。讓人驚嘆的是,這些貢品全部由麵食製成,形神俱備。這一技藝源於民間,始於宋代,傳承至今。

  傳統在延續,而新的科技手段也成為傳承媽祖文化的新載體。作為今年紀念媽祖誕辰活動的一大亮點,《海之傳説——媽祖》首映式4月27日下午在湄洲島舉行。《海之傳説——媽祖》是一部數字動畫卡通電影,由兩岸電影公司聯合攝製完成,預計將於今年暑假期間在海內外同時上映。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