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學者批駁達賴喇嘛的西藏“文化滅絕”論

時間:2008-04-25 08:3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德國學者批駁達賴的西藏“文化滅絕”論
認為西藏文化在中國得到了繁榮和長足發展

新華社記者  班  瑋
 

  德國漢學家、民族學家南因果博士23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採訪時,駁斥了達賴喇嘛的西藏“文化滅絕”論。他説,恰恰相反,“西藏文化在中國得到了繁榮和長足的發展”。

  南因果曾于2002年夏在西藏考察一個月,主要是在那曲地區做關於西藏牦牛養殖的實地調查。他説:“我認為‘文化滅絕’的説法是完全錯誤的。中國政府實際上是大力促進了西藏文化的發展,尤其是西藏的語言、文學、口傳文學的研究,日常生活和傳統建築。還有包括寺廟在內的很多文化場所也得到了修繕或重建。”

  他説,“中國有大量以藏語出版的書籍、報紙和雜誌,有多個藏語出版社,它們不僅設立在西藏,也在其鄰省,甚至在北京。藏語出版物數量之多,甚至讓西方藏學家也目不暇接。西藏的作家用藏語和漢語寫作。人們不僅可以買到藏語的書籍,甚至可以買到譯成藏文的外國名著。此外,在拉薩還有傳統藏醫藏藥研究所”。

  南因果強調,西方媒體有關中國政府在西藏推行大規模移民和同化政策的説法是不符合事實的。他説:“我的實地調查是在一個縣進行的,那裏只有二三十個漢人生活在五六萬的藏人中間。總體來説,生活在西藏的漢族常住人口約佔西藏人口總數的7%,90%以上是藏人,根本就談不上漢人大量移民會把西藏同化。”

  南因果説,“青海省、甘肅省、四川省和雲南省的藏區幾百年來就是多民族、多文化地區,幾百年以來那裏的藏人就和漢族、回族、蒙古族、羌族和其他一些少數民族和睦相處。現在流亡藏人以反‘同化’或反‘漢化’的名義爭取藏人在這些地區的文化或政治主導地位,這既違背歷史事實,也對生活在有關地區的其他民族不公平”。

  他説,西藏與中國其他地區相比,在很多方面,尤其是在經濟發展和教育方面還是落後的,這有其歷史和地理原因。1950年以前,西藏除了寺院教育以外,根本沒有學校,沒有醫院。可以説,一切都是從零開始的。他指出,“不管怎樣,西藏人的平均壽命已經從1950年前的35歲左右上升到了現在的67歲”。

  南因果説,把佔藏人絕大多數的人從農奴制中解放出來也是一大進步。大多數藏人的境況比50多年前要好得多。當然,過去那些貴族喪失了權勢,不能再任意剝削了,“遺憾的是,西方媒體幾乎只聽那些上層貴族代表的説法,而不去問問那些平民百姓。他們會有完全不同的心聲”。

  南因果在談到中國民族政策時説:“中國的少數民族政策實際上是相當寬厚的。有很多例子可以證明中國所有少數民族都享受著特殊優待。比如西藏人原則上可以生兩個孩子,而對漢族人,中國政府還在實行一個孩子的政策。居住在農區牧區的藏人,可以生3個孩子,有的地方甚至更多。最近的一次人口普查數據表明,近20至30年內,藏族的人口增長率明顯高於漢族。”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