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資開始在天津濱海新區尋求長期多元化合作

時間:2008-04-21 08:2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天津4月19日電(記者徐岳 孫洪磊)在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方案獲國務院批復的帶動下,濱海新區對臺灣企業和行業協會的吸引力日漸增加,且臺商尋求的合作開始朝長期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我們以往的業務範圍僅限于‘長三角’地區,但隨著濱海新區開發開放的推進,我們會將這裡作為未來合作的主要陣地”。參加第十五屆“津洽會”的臺灣安全産業發展協會副秘書長王煌玄告訴記者,濱海新區在金融改革、科技體制創新等方面都有先行先試的條件,提供了很多商機。

  今年3月,國務院批復《天津濱海新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批准天津濱海新區成為全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先行試驗一些重大改革開放措施。2007年濱海新區生産總值完成2364.08億元,佔天津市經濟總量的47.1%。

  近年來,臺商在長三角經濟圈立穩腳跟後,開始由南向北擴張。一方面,隨著華南和華東地區市場發展的日益成熟,勞動力成本和稅費、管理成本日益增加,使臺商考慮北徙,以獲取更經濟的投資成本。

  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大陸“兩稅合一”並加上人民幣升值的因素,過去以外銷市場為主的臺資企業紛紛轉向內銷市場。而人口眾多、消費、市場潛力巨大的環渤海地區成為臺資北擴中有著戰略意義的區域。

  中華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總經理陸家揚認為,濱海新區是北方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高新技術産業發展迅速,此次來津的目的是與臺灣的航空業代表一起,尋求長期的合作關係。

  統計顯示,天津市作為華北地區吸引臺商投資最多的城市,截至目前,已批准設立臺資企業近2000家,合同臺資額50多億美元。80%以上的在津臺資企業實現盈利,位列全國前列。

  部分臺商表示,濱海新區的吸引力還源於大企業和大項目。臺灣中華航太産業發展促進會的部分成員近日來到天津,理事長孫永慶表示,將結合落戶天津的空客A320總裝廠,與有關方面探討人才培訓的合作。

  孫永慶説,臺灣航空維修學校與歐洲一些航空公司長期合作,擁有經驗豐富的教師團隊。希望能與坐落在天津的中國民航大學一起,為A320項目培養專業技術人員,相信這將為雙方提供更加便捷的技術交流。

  “兩岸經貿交流正在朝著健康方向發展。”來自臺灣益力康公司的宋茂清表示,這不但會給企業帶來便捷的合作途徑,也會打消以往的各種顧慮,短期經營將逐步轉變為長期合作。

  在濱海新區金融改革的帶動下,部分臺商的目光不再限于實體經濟,金融合作也有望實現突破。王煌玄透露,將有可能與天津的産權交易中心合作,建立臺灣産權技術交易市場,為在濱海新區投資的臺灣企業提供融資方式,和未來産權轉讓的平臺。他還説,臺灣安全産業協會計劃在天津建立臺灣安全産業園,相關工作正在商洽中。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臺商對濱海新區的業務前景表示謹慎。神光視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王雲立表示,自己第一次來到天津,在濱海新區的投資合作尚屬試探性質。他將在實際中考察,這裡的改革創新措施能否為企業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