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臺資西進催生大陸臺資聚集“第五極”

時間:2008-03-20 07:52   來源:中新網

  中新社武漢三月十九日電 題:臺資西進催生大陸臺資聚集“第五極”

  中新社記者 艾啟平

  陽春三月,武漢東湖高新區內的富士康科技工業園工地熱火朝天。隨著該園區施工進展加速,首臺數位相機將於近期下線。按照規劃,富士康武漢廠區面積將超過十平方公里,員工總數達到二十萬人,可實現年産值一千億元人民幣以上,相當於再建一座新城。

  臺商在湖北省的投資始於一九八八年。截至二00七年底,該省共註冊臺資企業一千九百二十四家,投資總額四十五億美元,項目涉及機械電子、新型建材、食品、農業開發、房地産開發等多個領域。臺資在湖北省吸引利用境外資金中,僅次於港資。近兩年,全省實際利用臺資均突破三億美元。臺灣地區百強企業中已有四十六家投資湖北,富士康、中芯國際、亞東水泥等大批企業紛紛落戶。

  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隨著海峽兩岸經貿交流與合作的不斷深化,大陸沿海地區得天時地利之便,形成了珠三角、海峽西岸、長三角、環渤海灣等臺商投資重點地區。近年來,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相繼實施以及國家加工貿易“新政”的出臺,臺商投資開始出現沿長江西進,向中西部地區擴張的態勢,中部地區逐漸成為臺商投資新熱點。

  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趙淩雲認為,臺資西進,當前已經完成了三波:第一波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傳統産業到珠三角地區和福建地區,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第二波是九十年代石化工為代表的資本密集型産業,主要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第三波是九十年代後半期以來電腦、晶片、液晶産業等電子業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産業。目前階段是第四波,臺資已經遷入到資本層面,一些創業資本進入大陸。

  趙淩雲分析,臺資在西進的第四波過程中,更注重光電産業、生物技術産業、服務業、金融業等高新産業領域投資,力求在內地市場新一輪競爭中“卡位”佔領至高點。臺資運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追趕大陸區域熱點。隨著中部熱點的形成,包括環境、産業和市場空間,東部目前都不及中部地區。因此利用中部優勢,打造臺資聚集第五級符合臺資運動大勢的規律性特點。

  今年初,湖北省長李鴻忠明確表示,將把湖北打造成繼珠三角、海峽西岸、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之後全國臺資聚集第五極。該省臺辦主任尤習貴稱,未來幾年,將做好承接臺資轉移工作。五至八年後,臺資在武漢的電子、化工、食品、建材、汽車零部件等領域的實力將充分展示出來,年産值有望超過三千億元人民幣,與武漢二00七年的GDP相當。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