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臺商陳琰熀:兩岸農業合作春意盎然

時間:2008-03-17 13:18   來源:台灣網


陳琰熀和他精心培育的蝴蝶蘭

  台灣網3月17日北京消息 為進一步推動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國臺辦、農業部上月底宣佈在福建漳平永福、廣東珠海金灣、湖北武漢黃陂、江蘇無錫錫山新設立四個臺灣農民創業園。對此,廈門臺商陳琰熀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兩岸農業合作已經春意盎然。

  陳琰熀先生是廈門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廈門海峽兩岸農業交流合作協會副會長、廈門美格農藝有限公司董事長、廈門市榮譽市民。

  從開發凱歌高爾夫球場,到點亮美格農藝的第一盞希望之光,再到牽頭舉辦兩岸國蘭展覽,陳琰熀在廈門用自己的熱情抒寫了具有新農夫風格的創業篇章。


  1993年,陳琰熀創立的“美格”落戶廈門同安,當年,引進了雪茄花等近百種新園林品種。

  1999年10月,“美格蘭花城”在廈門島內蓮前東路建成,成為福建省內最大的一家室內花卉種苗零售、批發市場。

  2005年,根據廈門市農業的産業佈局,美格農藝結合自身發展的優勢,決定建設“廈門美格臺灣名優特果苗基地”,系統引進和改良臺灣亞熱帶的優良果樹、果苗品種,對各種名優特水果苗木的種子種苗進行繁育推廣,取得了喜人的成果。

  十幾年間,陳琰熀先生引進了幾百個蘭花品種和200多種行道樹,經營的美格農藝也成為業內口口相傳的優質企業。

  陳琰熀先生在大陸的創業發展經歷,只是兩岸農業交流的一個縮影。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始於上世紀80年代,經過了20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進入到了快速發展的時期。當前,經過兩岸農業界的共同努力,兩岸農産品貿易與臺商對大陸農業領域的投資持續增加,種源與技術引進、學術交流與人員往來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為了促進兩岸農業的交流交往,大陸這些年出臺了一系列促進和擴大深化兩岸農業合作新的政策措施,如縮短有關部門對臺商自島內引進種子種苗及其栽培介質檢疫許可的審批週期,自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之內完成審批工作;在大陸的臺資農企自島內進口自用的與農林業生産密切相關的種源品種,可以按照相關法律政策零關稅進口等。

  十多年來,陳琰熀先生在經營自身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也親身經歷了兩岸農業交流的逐漸深入發展。對於大陸出臺的惠臺農業措施,既是見證人也是受惠人。他認為,這些措施在開放農産品進口、免稅、簡化通關等方面確實為臺商帶來了實惠;同時,大陸在保護臺灣農産品權益方面的措施也已經相當週到。

  憑藉著自身的資源優勢,陳琰熀也在為兩岸農業的交流合作努力奔走。對大陸出臺的這些優惠措施,他希望讓臺農也能一個一個過來。對已經在大陸的臺灣農民,他也期盼有關部門給予更多的協助。

  他建議,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可以把方向集中在農業研究試驗和改良馴化上,在試驗試種成功以後,政府應大力推廣與輔助。對於兩岸農業合作的未來發展,陳琰熀充滿了信心。(胡珊珊)

 

進入專欄:聚焦大陸對臺利好政策>>>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