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提案建議將清明黃帝陵祭祖升為國家級大典

時間:2008-03-14 08:59   來源:三秦都市報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到來,作為炎黃子孫的共同祖先軒轅黃帝又將受到眾多海內外華人的祭拜。在這次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在陜的全國政協委員李曉東、王二虎、週一波、王西林聯名提交提案,每年清明節黃帝陵祭祖活動由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共同主辦,陜西省政府或國內各省輪流承辦,國家主要領導人擔當主祭,各省負責人率團、港澳臺代表、海外各國華人代表共同參加祭祀,電視全球轉播,把祭祀黃帝上升為國家級的大典。

  四位委員在提案中寫道,位於陜西省黃陵縣橋山的黃帝陵號稱“天下第一陵”,是海內外華人尊崇和景仰的地方。中華民族祭祀活動源遠流長,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祭祀黃帝的活動。此後,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幾乎都曾經親自或派人祭過黃帝陵。在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裏,無論是女真族執政的金國,蒙古族人當皇帝的元朝,漢族人做皇帝的明朝,滿族人執政的清朝,都無一例外地以真誠和謙恭,隆重祭祀自己的祖先——軒轅黃帝。將黃帝陵祭祀活動上升為國家層面,這樣有利於傳播我們中華文化,有利於團結、有利於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增強全球華人的文化認同。

  臺盟陜西省委副主委、省臺聯副會長王二虎委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這樣説,今天黃帝陵祭祖就是在表達全體中華兒女尊祖敬宗的民族感情,更是在表達整個中華民族追根溯源的文化認同。在多年工作中,他常能感受到很多海外華人、臺灣同胞對中華民族的深深眷戀,黃帝陵祭祖就是他們表達民族認同的一種方式。紀念黃帝,緬懷先祖的豐功偉績,對於打擊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加快祖國統一步伐很有意義。

  “今天,黃帝已經成為一個文明開啟時代的象徵、一個文化凝聚的標誌。”王西林委員説,在全球範圍內,有這樣一個能夠被所有中華兒女普遍接受的文化認同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黃帝既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旗幟,又是中華文明繼續發展的力量源泉,也是中華兒女相互認同的文化標誌。將祭祀黃帝上升為國家級的大典,對於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激勵愛國熱情,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特派北京記者文錦)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