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媒體格外關注兩會 稱發言人表態“很平和”

時間:2008-03-04 08:02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3月3日電 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三日下午開幕,中國每年最重要的政治熱季正式登場。與此同時,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也已進入最關鍵的衝刺階段,因而,今年的兩會格外受到臺灣媒體關注。

  三月二日,全國政協依據慣例在開幕前舉行記者會,臺灣《中國時報》進行了報道。大會新聞發言人吳建民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統一問題是政協委員關注的問題,希望臺灣三月的選舉結果能有利於臺灣經濟的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改善,有利於兩岸的和平發展。

  吳建民還説,對兩岸關係的最大威脅是“臺獨”活動,希望這種活動得到制止。“委員們很關注這方面的情況,我相信這也是在會議期間大家所要議論的一個問題。”

  《聯合報》報道稱,吳建民主動就臺灣選舉表態,並且“很平和”,其發言的背後意涵相當引人注意。從中可看出,北京密切注意著臺灣政局和選情的實時變化,採取低調謹慎態度,關注但不介入,避免對選情産生負面影響。

  臺灣東森電視臺則認為,大陸在“希望兩岸和平”基調沒變的同時,又加入了“臺灣經濟能夠好轉”的發言,這將成為兩會中有關臺灣選舉議題的“新指標”。

  與此同時,新一屆代表委員名單也引起了臺灣媒體的興趣。《聯合報》注意到,本屆政協委員中涉臺專家人數增加,除了國臺辦主任陳雲林、副主任王富卿、海協副會長安民等重要對臺官員,著名臺灣問題專家、中國軍事科學院的羅援少將,福建社科院臺灣問題研究所所長吳能遠也是新當選的政協委員。

  報道還發現,大陸出生的二三代臺胞越來越多地進入政治舞臺並佔據主導。“中央社”援引有關分析説,新一屆政協有幾大特色:民主黨派完成世代更替、新階層躍上舞臺、八零後委員初露頭角等。

  除臺海局勢與人事更疊外,臺灣媒體關注的熱點也“越來越開放”,投射在國計民生等各個領域,包括政府機構改革、金融改革和經濟政策等,另外,日前大陸大雪災引發的諸多後續問題,也是話題之一。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