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將“國語”改稱“華語” 社會各界痛批

時間:2008-02-14 08:05   來源:中新網

  臺當局將“國語”改稱“華語” 學者批意識形態作祟

  中新網2月13日電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臺當局“教育部”通過九年一貫語文領域“微調”內容,“中文”改為“漢字”、“國語文”則變“華語文”。對此,學者認為實在不必如此,因為“華語文”是外國人的説法。更有學者痛批,臺當局的作法是想把和中國有關的東西都丟棄。

  世新人文學院院長洪國梁表示,“華語文”是外國人對中國語文的稱法,如果和韓國人談論到“國家語言”時,為了避免産生誤解可稱為“華語文”,但九年一貫是針對臺灣學生,實在沒有必要把“國語文”改為“華語文”。

  而前臺當局“教育部國語會主委”李鍌也表示贊同,他説,孩童從小覺得自己説的語言叫“國語”,上學後卻變成“華語文”,一定也會覺得奇怪,非要把“國語文”改為“華語文”的作法更是意識形態,主要原因是“政府”認為“國語文”是北京音係而非臺灣的,所以想要丟棄。

  臺當局要給“中文”“正名” 民眾驚呼:教我怎麼説?  
 
  鼠年伊始,島內報紙上刊出“媽呀!教我怎麼説”的標題,原來臺“教育部”九年一貫制課程大綱“微調”工程的內容傳出,新大綱將“中文”調為“漢字”、“國語”調為“華語”、“標準國語”調為“流利華語”,難怪從小就用中文、説“國語”的臺灣民眾驚呼:(今後)教我怎麼説?

  “微調”變“整肅”

  據臺灣媒體報道,這個“微調”後的教學大綱1月下旬已經通過,涉及從一年級到九年級的島內所有中小學生。“微調”的宗旨是把“文字用語的混淆、不一致,修訂為一致”,借此,“中文”變“漢字”,“國語”變“華語”,“中華文化”變“本國文化”,其實就是變“修訂”為“整肅”,從一二三開始全盤清洗一個“中”字。

  臺“教育部”對這個“微調”工程將引起的波瀾心知肚明。所以,有關官員先站出來為“部長”開脫,稱這次修改是由學者專家組成的研修小組提出的草案,再由語文領域專業學者審查,最後交47人組成的課綱審議委員會通過,該委員會的成員包括教授、教師及家長代表,絕不是“部長”“指導”的。

  但是,課綱委員中唯一的家長代表、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説,他沒有收到開會通知,所以並未出席課綱審查大會。

  教師無所適從

  聽説連“國語”、“中文”也難逃“正名”的命運,一位基層教育官員質疑:又要“去中國”化。他表示,教科書必須依照課綱來編寫,將會産生長遠的影響。課綱茲事體大,應該公開讓社會廣泛討論,建立社會共識後再來定奪,不應該由一群課綱委員就作決定。臺北市一位語文老師聽説“國語”要改稱“華語”非常吃驚,他質問:“華語內涵是什麼?廣東話、客家話是不是華語?”他認為這麼大的事,應該廣泛討論再定調,不然會造成教學混亂,讓教師無所適從。

  有語文老師表示,華語是相對於外國人來説的,自己人很少用“華語”兩個字,而且不同地區的人,對華語的內涵也有不同的解讀。馬來西亞人可能把普通話、廣東話、客家話,通稱為華語;外國人聽香港人説的話,也認為是在講華語。

  前“教育部”官員李鍌認為,臺灣的孩童從小就將自己的語言叫“國語”,上學後卻變成“華語”,一定會覺得奇怪。如此改是意識形態作祟,主要原因是“國語”是北京音係而非臺灣的,所以想要丟棄。

  冷水煮青蛙

  對此,臺灣輿論指出,這次的教綱“微調”就是要把和中國有關的東西都丟棄!《聯合報》刊文指出:“國語”改“華語”,真的只是“微調”嗎?還是會産生慢火細燉的冷水煮青蛙效應,要讓下一代對中國文化的認同不知不覺地消逝?

  文章説,從文字約定俗成的用法來説,“華語”是針對外國人説的,語文的稱謂主客有別。舉例來説,“杜部長”稱自己的父親叫“爸爸”,但不會喊成“杜先生”,兩個不同的稱謂,雖然指的都是同一個對象,但內外有別。當臺灣人不再説“我會説標準的國語”,改口自誇“我會説流利的華語”時,豈不隱隱然以“外國人”自居了?(人民日報海外版 記者 邰文欣)

  “國語”改稱“華語” 臺報指當局慢火煮青蛙

  中新網2月13日電 臺當局“教育部”通過九年一貫語文領域“微調”內容,“中文”改為“漢字”、“國語文”則變為“華語文”。臺灣《聯合晚報》今日刊文質疑,“國語”改名“華語”,真的只是“微調”嗎?還是會産生慢火細燉的“煮青蛙效應”,要讓下一代對中國文化認同不知不覺的消逝?

  文章説,只把“國”字改成“華”字,這個改變看似微小,但是“一字千金”、“見微知著”,背後所承載的意義與影響,舉足輕重,難道“國語文課綱審議委員”眾多專家們,不了解文字所蘊含的奧妙?

  文章指出,從文字約定俗成的用法,“國語”是針對本國人來説的,“華語”則是針對外國人説的,語文的稱謂主客有別。舉例來説,杜正勝(臺當局“教育部長”)會説“我要回家”,但應該不會説“我要回杜公館”,因為“家”是自己説的,“公館”是外人説的。杜“部長”稱自己的父親叫“爸爸”,但不會喊成“杜先生”,兩個不同的稱謂,指的都是同一個對象,稱謂不同是因為內外有別,並不會造成混淆。

  當臺灣人不再説,“我會説標準的國語”,改口自誇“我會説流利的華語”,豈不隱隱然以外國人自居了?

  文章寫道,文字是文化的載具,深遠的來説,會影響文化的認同。韓國人把中國文化當成是寶,臺灣卻自稱“本國人”説的語言是“華語”不是“國語”,寫的是“漢字”不是“中國文字”,意識形態上要跟中國文化作切割。而且從“國民教育”的根本來“微調”,就像“青蛙煮水”一般,久而久之,下一代的“國民”將不知“國語”為何物?

  課綱、能力指標的用語調整了,教科書也將跟著調整,考試的內容和方向也要調整,在考試引導教學的臺灣,這個“微調”,恐將産生巨大的連鎖效應。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