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解讀:中國同世界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

時間:2008-01-21 10:12   來源:新華社

  十七大報告解讀

  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

  新華社北京1月21日電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中國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這些論述客觀描述了當今中國同世界的密切聯繫,表明瞭中國的發展繁榮同世界繁榮穩定密不可分的關係,向全黨提出了樹立世界眼光、增強戰略意識、提高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能力的基本要求。

  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是站在歷史和現實的高度作出的一個重大判斷,是對改革開放輝煌成就的充分肯定。改革開放29年使中國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面開放的歷史性轉變。29年後的今天,中國社會空前開放;中國同外部世界相互交融和依存的程度前所未有;國家在開放中實現了自身的發展繁榮,同時又以自身的發展促進了世界的發展進步;中國人民能夠平和坦然謙遜自信地同其他民族和人民自由交往。黨的十七大報告作出當代中國同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史性變化這樣的重大判斷,標誌著中國的開放和發展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

  中國的前途命運日益緊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運聯繫在一起,這反映了當今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徵,突出表明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把自身的發展繁榮置於世界的發展進步之中的博大胸懷。開放的中國主動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挑戰,堅持趨利避害,在開放中實現持續快速發展。改革開放29年來,對外經貿合作始終是我國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從1978年到2006年,我國進出口總額從206億美元增長到17607億美元,增長了近85倍,在全球的名次從第32位上升到第三位,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65%左右,2007年我國有望成為第二大商品輸出國。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離不開世界總體和平、周邊總體穩定這樣的大環境,離不開對外來資金、管理、技術及其他優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學習。與此同時,世界繁榮穩定也離不開中國。我國已連續多年是世界第二和發展中國家第一大投資目的地,截至2006年底,我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733.3億美元,境外中資企業達10673家,各類外派勞務人員約68萬人,遍及全球近200個國家和地區。中國的廣闊市場為世界提供了空前的發展機遇,中國的發展繁榮帶動了周邊及各貿易夥伴的繁榮復蘇,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給各國人民帶來了實惠,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強有力引擎,對世界經濟走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

  中國同世界的緊密聯繫是全方位的。除了經濟上的水乳交融,在政治上,我們同160多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同幾十個國家和區域組織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和全方位合作夥伴關係,在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全球性國際組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為亞太經合組織、上海合作組織、東亞“10+3”機制、東亞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區域組織、機制中的重要力量,在推動朝鮮核問題、伊朗核問題、蘇丹達爾富爾問題等世界熱點問題的和平解決中發揮著重要的建設性作用。在文化上,我國的對外交流發展迅速。

  中國同世界關係的深刻變化,使得中國成為當今和未來世界關注的重要焦點,也向我們提出了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的基本要求。由於中國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世界高度關注中國,高度關注中國的發展方向,高度關注中國在國際問題上的立場和態度,高度關注中國對世界的影響,高度關注中國産品的競爭力。這是世界對中國發展的正常反應,這種反應反過來又對我們的工作和國內的發展帶來影響。這樣的現實要求我們必須樹立世界眼光,具備戰略視野,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充分理解和深刻認識國內國際因素的相互影響,切實把握和妥善運用國內國際條件的相互轉化,週密考慮國內政策的國際效果,敏銳應對國際事件的國內反應,善於在國際環境的深刻變化中把握髮展機遇,善於在國內事業的不斷發展中優化外部環境,有效調動和充分發揮國內國際有利我國發展的各種積極因素,努力消解和遏制阻礙我國發展的一切不利條件,保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航船乘風破浪、勝利前進。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