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年活動推動中俄民間外交 改變對彼此陳舊觀念

時間:2007-12-24 09:39   來源:中國青年報

資料圖片:俄羅斯“中國年”標識

  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俄中友好協會主席季塔連科:

  國家年促進了兩國人民間關係

  季塔連科先生是俄羅斯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漢語講得非常棒。他身兼數職,擁有很多頭銜,其中最主要的是俄中友協主席和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

  他認為,中俄雙邊關係近年來發展非常快,已達到較高水準,尤其是在政治領域。與之相比,兩國經貿、文化、科技領域的交流相對有些落後。

  到底是什麼影響了兩國經貿、文化、科技關係的發展?季塔連科先生認為,雖然近幾年兩國政府和相關機構做了很多工作,但兩國的廣大民眾卻沒有充分參與進來。所以,中俄在舉辦國家年以前的關係是“國家間”關係,而非“人民間”關係。

8月16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比什凱克會見俄羅斯總統普京。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攝

  究其原因,季塔連科分析説:“這首先是因為中俄兩國在政治和國家層面的關係發展非常快,從關係正常化到最高水準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只用了十幾年時間。中國政府英明地承認了俄羅斯是蘇聯的合法政府和繼承者。之後中俄雙方又相繼簽署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聯合聲明》、《中俄睦鄰友好條約》,使兩國的國家間關係發展迅速,政治互信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但在民間層面,季塔連科認為,普通俄羅斯老百姓只知道簽署了這些協議,但對協議的具體內容、簽署的意義,卻並不了解。俄媒體在這方面沒有予以詳細介紹,所以俄羅斯廣大民眾並不了解中國以及發展中俄關係的重要性。同樣,很多中國年輕人也不了解俄羅斯,認為是一個只有石油、木材等原材料的落後國家,這當然大錯特錯。

  但是,兩個國家年的舉辦為將國家間關係轉變為人民間關係做出了巨大貢獻,大大推動了“人民外交”,加深了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季塔連科舉例説,在學術交流方面,兩國在國家年期間派出了百名科研人員互訪,舉辦了很多學術性活動。自然科學領域的專家,討論了生化、生態、航空航太、核領域等一系列問題。季塔連科所在的研究所也舉辦了兩次社會學研究論壇,討論“中俄改革的比較研究”,促進了兩國學術界的相互了解。

  儘管如此,季塔連科依然認為,目前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仍然很不夠,在中國缺乏俄羅斯問題專家,在俄羅斯也缺乏中國問題專家,這就增加了一些威脅性輿論或傳言産生的可能性。因此,俄中友協目前正致力於讓俄羅斯的中國問題專家能夠客觀評價和分析“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成果和中國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併為此做了很多學術工作。

  俄羅斯人民雖然現在對了解中國很感興趣,但客觀上,對有關中國的知識卻知之甚少。為此,俄羅斯國家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專門編寫了《中國精神文明百科全書》系列叢書,系統介紹了中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和其他方方面面,目前已出版兩冊,還有3冊將於明年出版。此外,俄羅斯目前已有30多所大學開設了中文系,很多中小學也都開設了中文課,並且在7年級以後,歷史課和文學課是用中文來講授。季塔連科認為,這些都為進一步推進兩國在民間層面的了解、交流和積極合作,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

  中國將成為俄羅斯最重要的經貿夥伴

  拉佐夫擔任駐華大使已有兩年多時間了。生於1953年的他畢業于國立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曾獲得國家嘉獎,懂英語、漢語和波蘭語。他曾任俄羅斯駐蒙古大使、駐波蘭大使、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2005年6月被任命為俄羅斯駐華特命全權大使。

  談起2007年中俄雙邊關係,拉佐夫大使認為,同去年在中國舉辦的“俄羅斯年”一樣,今年俄中兩國的雙邊交往格外頻繁。尤其是在政治層面上,僅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就以不同形式會晤了多次,每一次會晤都為推進兩國領導人制定的目標增添了新的政治動力。同時,兩國的高層會晤也加快了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為加強雙方合作確定了新的方式和方向。

  雙邊貿易額突破歷史中方首度順差

  9月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舉行的“伏爾加河藝術之旅”起航儀式上,中國演員在遊船“茹科夫”號上表演歌舞。“伏爾加河藝術之旅”是今年在俄羅斯舉辦的“中國文化節”的重要內容之一。 新華社記者沈伯韓攝

  中俄雙邊貿易額增長迅速,是今年兩國關係中的一個突出特點。根據俄羅斯駐華使館提供的資料顯示,截至今年9月,中俄雙邊貿易額已超過了去年全年,突破了330億美元。根據俄羅斯前任駐華大使羅高壽提供的最新數字,今年前11個月的雙邊貿易額已達到393億美元。拉佐夫大使表示:“根據俄中兩國專家的共同評估,今年我們肯定能夠大幅突破新的歷史紀錄,達到400億美元,中國將在年終成為俄羅斯最重要的經貿夥伴。”

  今年,在中俄雙邊貿易中還出現了一個新現象,即中國對俄貿易出現了順差,這是中俄貿易往來這麼多年來首次出現這一情況。對此,拉佐夫大使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俄羅斯在中國增加了包括高科技機電産品在內的進口産品的種類。當前,這個新現象還有待我們進一步去理解。但我認為,這首先表明俄羅斯經濟的蓬勃增長及個人購買能力的提高,同時也表現出中國商品在性價比方面對購買者的吸引力越來越大。”他還特別表示,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並不是轉折性的問題,而只是一個新現象。

  國家年改變了對彼此的陳舊觀念

  11月5日至6日,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訪問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宮出席了隆重的俄羅斯“中國年”閉幕式,為為期兩年的中俄國家年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兩年內,兩國共舉辦了500多個交流活動,不僅鞏固了兩國的傳統友好關係,也為中俄兩國關係的發展書寫了新篇章。

  拉佐夫大使這樣評價説:“今年在俄羅斯舉行的‘中國年’和去年在中國舉行的‘俄羅斯年’活動,都是非常成功的。據我所知,這個項目在俄羅斯以前是從沒有過的,在中國也是如此。實踐證明,我們的選擇是正確的。”他還表示:“國家年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填補了雙方相互了解的空白,改變了由於資訊不足或基於以往固有認識而形成的對彼此的陳舊觀念。兩國不久前所進行的社會調查證明,兩國夥伴關係的國家形象在過去兩年內有了更多的正面意義和具體內容,變得更加牢靠。大家都認為,應該把國家年框架下最成功的那一部分活動加以機制化,以便將來定期舉行。”

  據悉,目前中俄兩國政府已經商定,將進一步舉行“2009中國俄語年”和“2010俄羅斯漢語年”活動。

  中俄在國際問題上意見一致並非偶然

  在今年的世界舞臺上,中俄兩國都扮演了積極而活躍的角色,成為國際社會的亮點。就此,拉佐夫大使表示:“就一系列大型國際和地區問題,中俄兩國有著相似或者相同的立場。俄羅斯和中國都贊成由聯合國起主導作用,在遵守國際法、平等和互相尊重、通過政治外交手段協調所出現的問題的基礎上,建立新的更加公平的世界秩序。今年兩國協作和相互信任解決國際問題的範例包括:有關朝鮮半島核問題的六方會談、伊朗核問題、緬甸局勢,以及其他一系列問題。”

  “莫斯科和北京就這些現實問題持有一致意見並非偶然,也不是某種政治局勢的結果。”他認為,“這種一致的基礎就是,對兩國內部發展有利的良好外部條件可以保障雙方的共同利益,這是中俄關係在未來的國際事務中保持健康和穩定發展的客觀基礎。”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