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設計界為上海世博會吉祥物徵集貢獻智慧

時間:2007-12-20 08:20   來源:新華網

  12月18日,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在上海揭曉。“海寶”意為“四海之寶”。 新華社發

  新華網上海12月19日電(記者吳宇)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副局長胡勁軍19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上海世博會吉祥物18日晚隆重揭曉,離不開全國和全世界的支援參與,在中華悠久文化和民族復興的凝聚、感召下,港臺設計界人士也為世博會吉祥物徵集貢獻了智慧。

  由臺商巫永堅創辦的上海永堅企業形象策劃有限公司,在徵集作品中提出了由漢字發展成世博會吉祥物的創意。雖然永堅公司採用漢字“大”的造型及命名方案未被採納,仍然啟發了徵集辦公室的工作,對吉祥物設計有所貢獻。

  上海永堅企業形象策劃有限公司的總經理巫永堅是臺灣彰化人,2001年來上海發展。他坦言,正是長期以來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催生了永堅公司以漢字作為吉祥物的設計創意。他説,作為在上海工作的臺灣同胞,應該參與和支援上海世博會。他對能夠參與吉祥物的徵集活動深感高興,並表示希望有更多機會參與到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中來。

  據世博會吉祥物徵集辦公室統計,在今年春季進行的全球性徵集活動中,共有21件直接來自港臺地區的作品應徵,其中,香港作品9件,臺灣作品12件。

  此外,在世博會吉祥物徵集期間,上海世博局曾邀請包括港臺美術設計界專家在內的海外專業人士出席相關研討會,拓展了世博會吉祥物徵集的國際視野,許多重要的原則和理念來源於海外專業人士的真知灼見。

  例如,香港設計師協會主席韓秉華曾建議,作為全球性活動,世博會吉祥物設計必須要有全球化的考慮,在展現主題、民族性、地域性的基礎上獲得國際化的效果。香港著名設計師、汕頭大學長江藝術設計學院院長靳埭強不僅是世博會吉祥物徵集活動的11名評委之一,還多次在香港設計界和高校宣傳世博會,發動和鼓勵更多的香港人才參與上海世博會吉祥物徵集等相關籌辦工作。

  胡勁軍強調,世博會吉祥物最終方案不是一個人或一家公司的作品,而是凝聚了包括港臺地區在內的全國各省區市和全世界的智慧和汗水,離不開來自4個國家、5個學科的11名資深評委的辛勤勞動。僅最終由世博會徵集辦公室組織的設計修改團隊,就歷經了近3個月的設計、修改、論證和完善,反覆進行了10多輪方案調整和市場調研。

  “可以説,世博會吉祥物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胡勁軍説。

編輯:陽艷萍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