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文化墮落 臺媒吁規範公職人員不明財産

時間:2008-08-22 10:23   來源:台灣網

  原臺灣地區領導人陳水扁家族非法洗錢,將來源可疑的鉅款匯到海外帳戶,被視為“恥辱”,臺灣媒體《中華日報》今日發表評論文章説,臺灣應該修法規範公職人員不明來源財産,已成共識。

  所謂“民氣可用”,陳水扁家族大肆洗錢,正是島內政黨決意修法追究公職人員不明來源財産、並予罪刑化的最大動力。事實上,馬執政團隊上任後,鋻於扁當局時代官場文化墮落,賄賂公行,貪腐成風,臺當局“行政院”已于八月一日頒行《公務員廉政倫理規範》,但道德制約有餘,法制面的積極作為卻嫌不足,唯有對來源不明財産問罪,才能有效整飭日益敗壞的官箴。

  臺灣現行《貪污治罪條例》,除非掌握積極證據,否則難以對貪污論罪,是以貪風難抑、腐敗難治。聯合國二○○三年訂定《反貪腐公約》,規定公職人員消費水準、生活方式,與薪資收入不符,應即責其解釋,如拿不出財産來源確切證據,則可予以起訴究辦。在此之前,巴基斯坦、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中國、香港等國家或地區,已訂定反賄賂法或反貪污法,可見反貪腐已成普世價值。

  文章説,既然規範來源不明財産已有共識,但法源基礎仍存有歧見,“綠委”主張若財産來源無法交代就全數沒收,並處一年以下徒刑、拘役,並科罰金,但不打算溯及既往,以免造成新一波歷史共業。國民黨則擬修訂《貪污治罪條例》,增列“財産來源不明罪”條文。審酌法律應有的精準性,國民黨的主張顯然優於民進黨。

  根據國民黨中央的思考方向,“法務部”考慮對於遭檢舉貪瀆、財産出現非正常收入時,如無法提出證明,將處三年以下徒刑,但也不擬溯及既往。由是以觀,國民黨將發動修法的版本,較民進黨的構想更為周延嚴謹。

  文章最後説,財産來源不明罪刑化是《陽光法案》中最具反貪腐效用的,臺“立法院”上一會期,即今年五月間,有國民黨籍“立委”提案,擬在《貪污治罪條例》置入來源不明財産規範,但行政部門未提出對案,以致沒有排入程委會。如今臺灣上下都認為修法規範來源不明財産,此其時矣,至盼“立院”下一會期能就最妥適的版本完成修法,藉以“去貪防腐”。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