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日報:調漲油價無視民生疾苦 民進黨下臺!

時間:2007-11-05 16:22   來源:台灣網

  無視民生疾苦和“國會”決議,“經濟部”日前還是決定調漲油價,立即帶動臺灣物價全面飆漲。原先強調“視民如傷”的謝長廷,卻改口“已盡言責”,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4日發表社評説,此舉令人不得不懷疑,謝長廷究竟是不是跟“行政院”唱雙簧?還是他對油價問題表態,只是向外界做個交代而已!

  台塑石化與臺灣中油日前先後宣佈島內汽柴油每公升調漲0.9元,汽油價格全面突破三十元,創下新高。在此同時,近幾個月已經漲價與即將漲價的民生物資,包括奶油、色拉油、面筋、麵粉、核桃、太白粉、白米、鴨蛋、胡椒、米粉、冬粉等等,幾乎也都要再度翻漲一次,其對消費大眾的影響可想而知。

  社評指出,表面看來,在國際油價已突破九十六美元,而且還持續上揚之際,調漲島內油品價格似乎是無可避免。不過,外界之所以強烈反對,主要理由不外三點:

  其一,目前並沒有立即調漲島內油價的迫切性:調漲油價目的在反映成本,避免虧損,但中油一至九月累計盈餘達202億元,早已超過今年法定盈餘180億元的目標,台塑石化前三季盈餘更高達六百億元,即使年底前暫時凍漲,中油和台塑化也只不過是少賺一點而已,並沒有虧損到無法承受的地步,也還不致于要“國庫”補貼。

  其二,近來物價已經節節升高,如果油價再漲價,無異火上加油,雪上加霜。根據估算,油價每上漲10%,就會帶動島內物價上升0.2%至0.3%,既然“經建會”評估認為即使年底前油價升高到每桶一百美元“最悲觀”的狀況,島內全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仍在1.7%之下;而且島內油價今年最後兩個月“凍漲”和“不凍漲”,對CPI影響相差也只不過0.1%,為什麼當局不能多體恤老百姓一點?為什麼非要刺激物價再全面飆漲?

  其三,浮動物價的計算公式不盡合理。中油所採取的浮動油價機制,係以購油成本佔其總成本八成計算油價,但外界評估實際應為六成,中油將其沉重的人事負擔,及機器設備折舊、低效率等,轉嫁到消費者,顯然極不合理,更何況人事成本遠小于中油的台塑石化,其油價與中油還亦步亦趨,無異更坐享暴利;但消費者卻因油品市場被這兩家公司壟斷,根本無從選擇。

  社評表示,令人痛心的是,民進黨居然還搞兩面手法。陳水扁一面對油價上漲可能造成物價波動表示重視,一面又強調並未反對浮動油價機制。謝長廷對外強調,當局要以“視民如傷”的精神關心民生疾苦,“行政院”卻又以“避免以黨領政”為由,堅持繼續執行油價漲價政策。反正漲與不漲,民進黨似乎都有道理。吊詭的是,原先十分堅持當局應“短期調控”,對油價調降“踩剎車”的謝長廷,在油價調漲之後居然輕描淡寫的用“已盡言責”回應。試問,他如果真的關切民生疾苦,真的在意物價波動,還會這麼氣定神閒,若無其事嗎?難道不應該據理力爭嗎?如果一個“總統”候選人連自己的執政黨都無法説服,民眾又如何能夠相信他能排除壓力,貫徹自己的政見呢?

  總之,民進黨當局明知油價調漲會帶動物價波動及原物料上漲,增加消費者負擔,卻執意為之,顯然根本不在意老百姓的感受,對於這樣不知民生疾苦的執政當局,當然只有“天下共棄之”一途。

編輯:張弛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