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農民的創意之道:從賣糧食到“賣風景”

時間:2015-11-28 09:48   來源:福建日報

  稻田可以這麼種

  在碧綠的田野上繪出多姿多彩的“稻田畫”,該是多麼神奇的事兒。近日,記者來到臺灣花蓮玉裏鄉探訪,只見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稻浪中浮現出紫黑的天貓圖案和“天貓國際”四個大字。

  這塊彩色稻田是阿里巴巴通過“我的一畝田”計劃認養的。不同於阿里巴巴彩色稻田的廣告味,而在苗栗的苑裏農會則是以熊貓為主題,製作出的彩色稻田,5隻熊貓組成的熊貓家庭圖案(右圖上),模樣逗趣溫馨。遊客可以登上稻田旁3層樓高的觀景臺,飽覽彩色稻田的景致。

  而在花蓮富裏鄉羅山村的彩色稻田裏,還能看到富裏鄉農會的吉祥物阿米哥、QQ妹等圖案,以綠黃紫白等顏色調和的田美景創意十足,令人陶醉。

  這樣的彩色稻田究竟是怎麼種出來的?富裏鄉農會的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展現美麗的彩色稻田,先以傳統畫線器在稻田畫出九宮格,依照圖樣再定出坐標,最後拉線描出圖樣或字體輪廓。稻農則是在“九宮格”中根據不同的時間,種植不同顏色的秧苗,以時間換取色差。這種有趣的彩色稻田,吸引民眾紛紛前來賞景拍照,也帶動周邊景點的觀光。

  彩色稻田不止花蓮、苗栗才有,南臺灣的屏東縣與島內熱門通信軟體LINE合作,在屏東南州鄉栽種熊大、兔兔、莎莉等卡通明星彩色稻田,面積大約15畝。在這片彩色稻田裏,創意團隊結合正修科技大學研發的專業技術,使用紫、白、金、綠四種顏色的稻田彩繪,委託島內“神農獎”得主林清源和苑裏農會種植,使得圖像更具立體感。

屏東國際彩稻藝術節2015,屏東彩稻藝術節2015,屏東彩稻節2015,屏東國際彩稻節2015,屏東稻田彩繪藝術節2015

  農業觀光新嘗試

  原來,彩稻是臺灣農業試驗所經過多年研究、利用化學誘變培育出的變種水稻,它讓水稻葉子不只是綠色。在稻田不同的位置栽種不同的稻米品種,通過精細巧妙的排列組合,不同顏色葉子的稻米在生長過程中自然鋪陳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這便是多姿多彩的“彩色稻田”。

  “這種稻田藝術就是農業最好的創意行銷手段。”高雄市農會總幹事瀟漢俊認為,這如畫般的稻田藝術,不僅行銷了臺灣稻米,帶來經濟效益,還可以大力促進地方休閒産業發展。

  就以從大陸到臺灣來拓展的阿里巴巴來説,通過臺灣“我的一畝田”計劃,認養這塊9畝左右的彩色稻田,預計下個月收割的稻米,將通過天貓平臺賣到大陸。目前,稻米還沒長成,就已經被訂走。而天貓彩色稻田也早已引發島內各家媒體的報道,迎來源源不斷的觀光民眾。

  據負責阿里巴巴臺灣宣傳業務的payeasy公司負責人陳中興介紹,從水稻插秧開始到最終收割的情況,都被攝影團隊記錄下來,已經製作成9個宣傳片,分別從産地的風俗人情、稻農心聲、大米特色等方面進行展示,讓大陸的買家可以全方位了解“誰在種、怎麼種”。

  這片彩色稻田被收割後,還會保留到明年2月。在此期間,都將會開放給遊客觀賞,稻農也打算進一步開發其附加價值。

  作為農業大縣的屏東縣在行銷臺灣稻米的同時,還率先辦起了彩稻藝術節,以彩色稻田為核心,進行農業的綜合利用開發,觀光人潮來了一波又一波。

  “目前每年有幾百萬人次來屏東觀光,其中不少人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屏東縣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農業與觀光業的結合,進一步找回人與土地的關係,讓鄉親們從農業中找到機會。” (記者 李向娟 文/圖)

編輯:陳文韜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