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首頁-視頻-專題活動-兩岸大交流視頻訪談-訪談要聞

視頻訪談——樂美真暢談兩岸交流30年

2011-11-14 11:30     來源:台灣網     編輯:羅旭婷
 

  台灣網11月10日北京消息 11月8日,由台灣網和中國網路電視臺聯合推出的“兩岸大交流、你我共參與”涉臺專家學者系列訪談節目,邀請在對臺工作領域工作了30多年,經歷了兩岸關係從隔絕到現在和平穩定發展的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樂美真,暢談兩岸交流故事。在訪談中,樂美真表示,兩岸關係發展30年,雖然經歷了一些風風雨雨,但兩岸人民之間的交往勢頭不可阻擋,政治人物只能順應。

  回顧以往,樂美真説,兩岸交流從1979年的《告臺灣同胞書》發佈,到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在此期間,大陸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首先是金門停止了炮擊,並率先敞開了大門,歡迎臺灣各界來大陸訪問。而且當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兩次宣佈,在臺人員在解放以前的罪行不再追訴,同時中央又對留在大陸的340萬台胞、臺屬落實了政策,解除了他們的顧慮,兩岸開始恢復了聯繫。

  開放早期,臺灣當局施行了“三不”政策,即“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因此,兩岸的交流大部分在海外,沒有直接的往來,很多的交流活動都是在美國。直至1987年11月,臺灣當局迫於形勢開放臺灣民眾赴大陸探親。開放早期報名盛況空前,第一年涌進來45萬人,第二年54萬,第三年已達100多萬人。

  樂美真説,兩岸親情一交流,很快就促進了兩岸在各方面的交流和活動。第一批來大陸採訪的臺灣記者是1988年,臺灣自立報社的李永得、徐露,二人率先拉開了兩岸新聞界的交流,突破了兩岸新聞交流的藩籬。臺灣藝人林峰拍攝的大型紀錄片《八千里路雲和月》,則介紹大陸的各種風土人情給臺灣同胞,打破了因為臺灣同胞對大陸不太了解而造成的誤解。

  此後,通過協商,解決了臺灣奧運會會旗會歌問題,兩岸終於共同出現在奧運會賽場上。1990年,北京亞運會的時候,臺灣即派出了很強大的體育代表團,兩岸的運動員、教練員可以同場競技,那時的交流已是盛況空前了。

  樂美真在訪談中表示,兩岸交流早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一些交流中的問題,比如婚姻,法律繼承,公正及旅行安全等問題。此外,制度的不同、思想意識的不同、習慣的不同,隨著交流的深入,肯定也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情況。這些都沒有關係,只要雙方能夠都坐下來,能夠在和平發展的基礎之上來協商、來促進。大家都是中華民族,如果能夠心連心的話,兩岸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

  最後,樂美真感慨地説,兩岸關係發展30年,雖然經過了一些曲折,經歷了一些風風雨雨,但總體的趨勢,兩岸人民之間的交往勢頭是不可阻擋的,而政治人物只能順應這種形勢,促進及發展這種形勢,才能讓兩岸人民更好地交往,為兩岸人民謀更多的福祉。(台灣網 劉海偉)

分享到:
相關視頻

推薦視頻

更多臺灣新聞

更多新聞發佈會

更多涉臺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