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在臺灣絕跡50年死灰複燃 島內再度淪為疫區

時間:2013-07-17 16:39   來源:台灣網

鼬獾小檔案。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7月17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已在臺灣絕跡50年的狂犬病死灰複燃。臺當局“農委會”昨日上午召開專家會議,證實三隻來自雲林古坑、南投魚池及溪頭森林遊樂園區的鼬獾死亡樣本感染狂犬病,最慢今天將通報OIE(世界動物衛生組織)。這也是臺灣在時隔半世紀後,再度淪為狂犬病疫區。

  臺“農委會防檢局長”張淑賢表示,人一旦染上狂犬病,死亡率幾近百分之百;臺灣成為疫區後,除非兩年未再出現狂犬病,才能恢復為非疫區。

  張淑賢説,過去島內具有狂犬病“保毒性”的動物僅有蝙蝠和狗,如果在山地遭咬傷建議儘速就醫,並儘量避開張牙舞爪的野生動物;遭感染的犬只則有畏光、性格異常、肌肉麻痹流口水等症狀。

  臺大獸醫係教授龐飛多年來接受防檢局委託,對死亡的野生動物採樣與檢測;去年五月底,他接獲一隻來自溪頭森林遊樂園區的鼬獾,“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在11月及今年1月再轉送兩隻來自古坑、魚池民眾救傷的鼬獾,三隻先後不治的鼬獾昨日確診為狂犬病。

  這些鼬獾不治後,臺大組織切片判讀發現牠們有腦膜腦炎,由於狂犬病已50年沒出現,早已排到清單最後,因此率先檢測在鼬獾、白鼻心身上最常見的犬瘟熱。

  在歷經無數種實驗失敗後,終於監測清單最底下的狂犬病。龐飛説,直到今年6月做完反轉錄聚合酶鏈反應(PCR)檢測,結果呈現陽性反應,“我們也傻了眼。”

  臺大立即在6月24日通報臺“防檢局”、26日將檢體送往家衛所;上周該份監測報告提前曝光,卻一直礙于三隻鼬獾沒有“新鮮的腦”,導致最後的“免疫熒光抗體染色法”無法進行,遲遲難以判定。

  7月3日龐飛團隊在“最後一點剩餘的腦乳劑”中,發現一些完整細胞,在臺大、家衛所雙重檢測後,上週末判定為陽性。“農委會”、“衛生署”昨日召開狂犬病專家會議,人醫、獸醫一致確診為狂犬病。

  對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在臉書批評,“農委會”去年5月在南投縣發現疑似感染狂犬病的鼬獾,卻沒有在第一時間通報“疾管局”,卻拖了一年才在昨天召開專家會議,張淑賢表示絕無此事,龐飛也表示絕無隱匿。(台灣網 王文英)

施文儀臉書。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編輯:羅旭婷

相關新聞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