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5日國臺辦新聞發佈會

時間:2009-02-25 14:04   來源:台灣網

 

  [范麗青]:大家早上好。發佈會現在開始。各位朋友,為了應對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的挑戰,幫助臺資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國臺辦會同有關部門以及一些省市採取了一系列支援臺資企業發展的具體措施,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10:04]

  [范麗青]:首先,我向大家介紹國臺辦會同銀行加強臺資企業融資服務的情況。近一段時期以來,為加強臺資企業融資服務,支援臺資企業健康發展,大陸各銀行正在進行更加積極的努力。從2006年至2008年,國家開發銀行為臺資企業貸款239項,合計226.8億元人民幣;華夏銀行共向113家臺資企業提供授信總額77.7億元人民幣。在2008年12月舉辦的第四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期間,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決定,今後3年內將為臺資企業提供總額1300億元的融資支援。各銀行正在分別採取各種措施,積極予以落實。比如,工商銀行自去年12月下旬至今年1月上旬,就已向500多家臺資企業提供融資約40億元。為增進銀企雙方相互了解,促進銀企合作,我辦近期將會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在臺資企業密集地區舉辦多場銀行與臺資企業座談會,本月27日和28日,將分別在蘇州和東莞各舉辦一次,有關銀行將與臺資企業坐在一起共同探討解決辦法,並向臺資企業介紹銀行貸款的程式、辦法、融資産品等,有關銀行也可以更好地了解臺資企業的經營發展情況,使雙方在增進了解的基礎上加強合作,為臺資企業融資創造更好的環境。  [10:07]

  [范麗青]:其次,我向大家介紹有關地方出臺多項措施協助臺資企業發展的情況。為幫扶臺資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各地、特別是臺資企業較集中的省、市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分別制定了幫助臺資企業克服困難、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福建省出臺了《關於扶持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推進閩臺金融合作先行先試的工作方案》、《福建口岸部門進一步服務台資企業若干措施》、《關於做好臺灣同胞醫療服務的意見》、《關於進一步加強臺商子女在閩就讀服務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措施,下一步還將陸續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為臺資企業在技術創新、融資擔保、開拓內銷市場、發展品牌和人才引進等方面提供法律支援,幫助臺資企業化解危機、解決困難。同時,福建省有關部門組成了本省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服務團,已于2009年1月5日舉辦了首場政策輔導活動,受到了在閩臺商的好評。廈門市財政對成長型中小臺資企業融資給予30-50%貸款貼息,提供1000萬元人民幣設立“廈門市中小企業風險補償基金”;福州市馬尾區投入佔全區技改資金總額41%的專項資金,用於重點扶持區內一批技術先進、能形成自主智慧財産權、産業化前景良好的臺資企業。  [10:11]

  [范麗青]:廣東省於今年1月出臺了《廣東省支援港澳臺資企業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加快轉型升級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了加大財政支援、減免企業稅費、簡化審批手續、支援技術創新、加強金融服務及就業服務、優化市場環境、保障水電煤氣供應等具體措施。東莞市制定並實施了《關於進一步支援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方案》,在機制、輔導、融資、人才、資訊等五個方面積極構建服務平臺,為支援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提供全面具體的幫扶措施。同時,東莞市將用五個“10億元”分別設立産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和加工貿易企業融資、“科技東莞”、“商貿東莞”專項資金以減輕企業租費負擔。深圳市出臺了《深圳市信用創新再擔保體系構建方案》,由市政府出資3.6億元擔保保證金,以滿足企業信用擔保貸款需求。  [10:12]

  [范麗青]:江蘇省也積極採取各種措施,幫助企業應對危機。如南京市與上海銀行南京分行簽訂協議,將在兩年內向臺資企業提供30億元人民幣貸款。昆山市制定了《關於推進臺資企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政策(試行)》,在融資渠道、財政扶持、技術創新、人才引進、經營環境等多方面切實支援和幫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並注資2億元成立非營利性擔保機構,為成長型中小臺資企業提供擔保服務。  [10:12]

  [范麗青]:浙江省臺辦和省中小企業局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支援省內臺資中小企業融資貸款。按照協議,將允許省內臺資中小企業通過浙江省中小企業創業融資平臺,以“打包貸款、統借統還、抱團增信”方式進行融資,並將為臺資中小企業提供專期融資服務,建立浙江省臺資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制。今年2月份,浙江省有關銀行已與7家臺資企業簽訂總額達5.6億元人民幣的融資合同。  [10:14]

  [范麗青]:重慶市也將於近日公佈多項措施,在融資、財稅、科技創新、臺灣專業技術人員執業等多方面對臺資企業予以優惠和扶持。如成立註冊資本金規模為10億元人民幣的臺資企業融資擔保公司;對臺資企業申請技術創新、節能減排融資項目,政府給予貸款金額1%的貼息優惠;將在渝臺資企業生産的高技術新産品、新設備納入政府採購範圍;對落戶重慶臺灣資訊産業園、臺灣農民創業園、臺商工業園的臺資企業,給予企業所得稅15%的優惠等。  [10:14]

  [范麗青]:這些服務將會有利於幫助臺資企業轉型升級,應對金融危機。謝謝。  [10:15]

  [范麗青]:下面請大家提問。  [10:17]

  [新華社記者]:我有兩個問題。第一,據了解,兩岸定期客貨運航班也已列入今年上半年兩會商談的內容,請問這是否屬實,國臺辦對此有何評價?第二個問題是,據報道,安利集團將組織大陸萬名員工去臺灣旅遊,這個將是近期大陸游客赴臺旅遊團組人數最多的一次,臺灣社會對此十分關注,請問國臺辦對此有何評價?大陸萬名遊客赴臺旅遊對於臺灣的旅遊業和消費市場又何刺激作用?大陸萬名遊客赴臺旅遊對於增進兩岸民眾的,了解有何助益?  [10:20]

  [范麗青]:去年11月14日,兩會已經在臺北簽署了《海峽兩岸空運協議》,兩岸直航包機實現了常態化。根據我們的了解,兩岸客運包機常態化的安排自從去年12月15日正式實施以來,總體運作情況良好,也很順利,起到了便利兩岸經貿交流和人員往來的積極作用。不過,常態化的包機畢竟只是實行定期航班前的一項過渡性的臨時安排,不能無完全滿足兩岸同胞的期望和市場需求。根據《海峽兩岸空運協議》,也經過了兩會溝通,雙方同意將兩岸的空運定期航班問題列入今年上半年兩會的商談議題。目前,我們正在就此進行積極的準備,爭取通過兩會協商達成共識,做出安排,儘早實現兩岸的定期航班。  [10:20]

  [范麗青]:第二個問題,為了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也考慮了臺灣有關方面的要求,大陸的有關主管部門已經專案批准了香港中旅社組織安利公司一萬餘名行銷人員乘坐郵輪赴臺旅遊,相關部門也會為這個團辦理有關具體手續。這項旅遊方案相信也會有利於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謝謝。  [10:20]

  [臺灣東森電視臺]:現在臺灣為了所謂簽署兩岸的綜合經濟合作協議有一些歧見,像臺灣民進黨表示如果兩岸簽了以後,下一步將會統一,我想請問這個簽訂是否含有政治的意味?還是單純的經濟項目?謝謝。  [10:23]

  [范麗青]:推動兩岸簽訂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議是臺灣工商界的普通呼籲,也涉及廣大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兩岸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有利於臺灣經濟提升競爭力和擴大發展空間,有利於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有利於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途徑。凡是對臺灣同胞有利的事情,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利的事情,我們都會盡最大努力去做。加強兩岸的經貿合作,這是以人為本,符合雙方的實際需要,也是互利雙贏,臺灣有人聲稱,兩岸簽訂經濟綜合性的協議會損害臺灣民眾的利益,這種説法是有意誤導視聽。我們説,經濟就是經濟,沒有必要做過多的政治解讀。謝謝。  [10:24]

  [臺灣年代電視臺]:有人認為,兩岸是否要簽訂綜合經濟協議主要是要應對經濟危機帶來的挑戰,怕臺灣經濟被邊緣化了,也有人評定説,CECA的簽訂之後,條件方面肯定會比東協加一更為優惠,請發言人評論一下,兩岸簽訂CECA以後,與東協加一和其他的FTA的協定比較起來,會有哪些優惠的措施?  [10:26]

  [范麗青]:剛才我已經説明瞭,兩岸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有利於臺灣經濟提升競爭力和擴大發展空間,有利於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也有利於探討兩岸經濟共同發展同亞太區域經濟合作機制相銜接的可行性。至於屆時要如何協商簽訂,這些都需要兩會來協商。謝謝。  [10:27]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有消息説,兩岸郵政雙向通匯將在明天全面開通,請發言人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10:28]

  [范麗青]:先向您介紹一下《海峽兩岸郵政協議》實施以來的一些情況。根據兩岸郵政協議,去年12月15日,兩岸已經實現了全面直接的通郵,兩岸的郵政正式開辦了信函、包裹、特快專遞和匯兌方面的業務。自開通以來,兩岸民眾互寄郵件的數量已經在逐月穩步上升,郵件傳遞的時間大大縮短,兩岸郵政系統良好的服務品質也得到了公眾的好評。我們有一個初步的統計,兩個月以來,大陸寄往臺灣的信函約4萬公斤,包裹近7000件,特快專遞大約28000件。  [10:29]

  [范麗青]:兩岸郵政系統之間的直接通匯,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去年12月15日只開通了臺灣往大陸匯款的業務。目前,臺灣的郵政系統技術改造已經完成了,正在進行業務技術測試。在確保系統改造後的穩定性基礎上,雙方決定於2月26日開通大陸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也就是明天開通,這樣就可以實現雙向匯款的通匯。目前大陸有2000多個網點可以辦理匯往臺灣的郵政電子匯款業務,有兩萬多個網點可以接受臺灣匯入大陸的郵政匯款。  [10:30]

  [廈門衛視記者]:剛才您也介紹了很多各個地方對幫助臺資企業走出困境的一些措施,我們在採訪中也碰到很多臺資企業説很希望參加像“家電下鄉”這樣的拉動內需的計劃來走出金融困境。您怎麼評價臺資企業參加“家電下鄉”這樣的拉動內需的計劃來走出金融危機?這是不是也體現了兩岸共同攜手走出金融危機的一個措施呢?謝謝。  [10:34]

  [范麗青]:大陸“家電下鄉”的計劃是進一步拓開內需市場,激發農村的購買力,也可以就此幫助一些企業進行擴大內需、開拓市場、促進産品對內銷售,幫助企業走出困境,這方面對於臺資企業來講,我們認為都是很好的機會,我們也歡迎並且鼓勵臺資企業參與我們的電子産品下鄉的活動。總體上來講,只要能夠幫助臺資企業進一步拓展內需市場,我們都是願意樂見其成的。謝謝。  [10:35]

  [海峽衛視記者]:剛才您也説到了CECA的一個主要意義,我想島內對CECA的簽訂與否有很多爭議,很多人覺得,CECA到底是什麼東西,惠及了哪些人群。請發言人在這方面多介紹一下。  [10:35]

  [范麗青]:我們期待實現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建立推動兩岸的經濟合作制度化。所以我們也認為,兩岸可以為此簽訂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議,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具體內容和形式都需要兩岸進行協商,最重要的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兩岸的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實現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其他的方面,都需要兩岸進行協商,在沒有協商之前,我們沒有辦法來説明它的內容或者形式,這些都不是我目前能回答的。謝謝。  [10:36]

  [深圳衛視記者]:我們想問一下,今年的陳江會的時間和地點是否確定?還有,前段時間召開的廣東省的兩會聘請了一些臺籍的人士參加,不知道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會不會有相同的做法,聘請臺籍的人士參加會議?謝謝。  [10:36]

  [范麗青]:第一個問題,據了解,兩會正在就協商兩岸的空中定期航班,兩岸的金融協作,共同打擊犯罪等議題進行積極的準備。有關協商的具體時間、地點,這方面的安排,還將由兩會來協商確定。  [10:37]

  [范麗青]:第二個問題,其實一些長期居住在大陸的臺胞有參與當地政治生活的意願,我們對此表示尊重。謝謝。  [10:37]

  [東南衛視記者]:關於通匯的問題,目前是不是中國郵政是唯一可以向臺灣地區來送大陸匯款的機構?未來可能擴大到其他的銀行嗎?第二個問題,日前有媒體報道説臺灣的工商建研會和大陸商務部下轄的海貿會,將會在4月邀請大陸前30家企業到臺灣去參加首屆海峽兩岸經貿投資高峰會,意在促進兩岸資金雙向的投資,請發言人介紹一下相關的情況。謝謝。  [10:39]

  [范麗青]:郵政系統與銀行之間的結匯情況是經過雙方協商加以確定的。您所説的投資洽談會,我目前尚不了解,等我了解以後再回答你。  [10:42]

  [南方都市報記者]:呂秀蓮前一天接受訪問的時候,表示她希望到大陸訪問,請問大陸有何回應?會主動邀請呂秀蓮嗎?  [10:42]

  [范麗青]:凡是贊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臺灣各界人士,我們都歡迎他們以適當身份來大陸參訪。謝謝。  [10:42]

  [臺灣聯合報記者]:去年江陳會的時候,有説今年要談的九大議題,中間有一個是談兩岸綜合經濟合作協定,這個議題不知道安排在上半年還是下半年?您剛才説會建立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請介紹一下兩岸特色經濟合作的比較具體的內容。  [10:42]

  [范麗青]:謝謝你的問題。其實剛才我也已經都做了一些回答,今年上半年的兩會協商的議題,目前通過兩會的協商,基本上要就兩岸的空中定期航班、金融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等議題進行協商。兩岸的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方面的議題,或者如何協商,怎麼協商,內容是什麼,具體是什麼,這些方面都還要通過兩會協商才能確定。總體上來講,具體的內容和形式,我們認為都需要兩岸進行協商,重要的是能夠最大限度地實現兩岸的優勢互補,互惠互利,推動兩岸經濟的共同發展,不管是綜合性的經濟合作協定,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我想基本的想法目前就是這樣。謝謝。  [10:43]

  [臺灣中天電視臺]:您剛才提到關於兩岸簽訂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商部分,我們想了解,從去年年底第二次江陳會之後,到目前為止有沒有通過小兩會這部分再進行協商?因為考量到今年下半年臺灣有選舉,這樣比較複雜的政治因素下,您覺得如果將這項議題放在下半年來談的話會不會碰到任何阻力?因為在野黨強調,一旦簽署這項協定,對臺灣的主權部分是有疑慮的,你們會不會擔心,如果政治議題發酵的話,在簽署上面會更為不利,謝謝。  [10:46]

  [范麗青]:謝謝你。我還是要重復一下,一是經濟就是經濟,沒有必要做過多的政治解讀。二是兩會正在就協商進行積極準備,至於怎麼進行協商,還要經過兩會協商來確定。謝謝。  [10:46]

  [廈門衛視記者]:有報道説,第12屆海峽兩岸的旅遊聯誼會明天將在臺灣舉行,根據報導説,這次到臺灣參加這個會的團組非常非常大,而且是第一次到臺灣舉行,請介紹相關的情況。説到旅遊,剛才説到安利公司組織一萬人旅遊團隊到臺灣旅遊的問題上,您認為一萬人旅遊團隊到臺灣旅遊對拉動臺灣的經濟發展有什麼樣的作用?  [10:46]

  [范麗青]:第一個問題,的確是這樣,這次兩岸旅遊聯誼會到臺灣舉行,到時候旅遊局的邵琪偉也會前往,這樣一個大型的活動有利於提升或者促進大陸居民的赴臺旅遊。關於安利公司萬餘名行銷人員乘坐郵輪赴臺旅遊,要説能夠拉動多少,我想我是無法回答的,總體來講,我們一方面是為推動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另一方面也考慮了臺灣有關方面的要求,所以專案批准了這樣一項活動。謝謝。  [10:47]

  [法制晚報記者]:有報道説美國將出售12架反潛巡邏機給臺灣,希拉裏不久前到中國訪問的時候也提到了説是將要向臺灣出售武器,外交部已經表示了反對的態度。除了這個態度之外,如果這個變成事實,我們將會有什麼別的措施嗎?第二個問題,月底27到28日,中美軍事防務對話重新開始,美國方面表示向臺灣出售武器是否會對這次對話再造成什麼不利的影響呢?謝謝。  [10:47]

  [范麗青]:第一個問題,外交部已經回答了,我這裡就不再重復。第二個問題,我建議你還是問外交部的發言人。謝謝。  [10:47]

  [范麗青]:今天的發佈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10:47]
 

編輯:羅旭婷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