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戰勝利69週年: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時間:2014-09-03 08:05   來源:台灣網

   2014年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9週年紀念日。勿忘國恥、不忘歷史、緬懷衛國先烈、強烈譴責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團結奮鬥、振興中華的呼聲也再次響起!以古為鑒可知興衰,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銘記69年前那場帶給中華民族的沉重災難,特別珍重,需要銘記。

  69年前,日本侵略者發動全面的侵華戰爭,將中華民族推進了苦難深淵。8年抗戰,中國軍民傷亡3587.9萬餘人。作為中國人,需要銘記歷史,不能遺忘逝去的英靈。勿忘國恥,警鐘長鳴!“忘記歷史就等於背叛,對於這段痛入心肺的國恥,每一個中國人從來都沒有忘記。

  1937年7月,日本經過充分準備,繼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之後,悍然發動了七七事變,把6年前在中國東北挑起的局部戰爭升級為全面侵華戰爭,率先在世界的東方點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日軍在極短時間裏奪取平津,全面侵華,並一度攫取了半個中國,一時不可一世。

  1937年12月13日,侵華日軍在南京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三十多萬中國同胞慘遭殺戮。南京大屠殺是人類文明史上最滅絕人性、泯滅良知的殘暴罪行之一。這一慘案鐵證如山,早有歷史結論和法律定論。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是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和歷史正義、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七七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加緊侵略中國的活動,到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喪失人性的三光政策不僅威脅到人民大眾的生存,而且直接威脅到中華民族的生死存亡,在大敵當前的緊急關頭,産生了巨大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危機喚醒了沉睡近百年的中華民族,無情的戰爭教育了全國各族人民,從沿海到內地、從都市到偏鄉僻壤的全中國人民都被動員起來了。全民族的抗日救亡運動迅速掀起,如火如荼。盧溝橋畔的槍聲引燃的整個中華民族的抗日聖火,將中國推到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

  在國家危難之時,中國共産黨挺身而出,挑起了抗日救國的大旗,八路軍,新四軍挺進敵後,共産黨領導的抗日戰爭成了抗日的主戰場。由此可見,是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産黨,中國共産黨則融入了歷史和人民。在中國,沒有其他一個政黨或政治集團能夠像中國共産黨這樣代表人民利益、體現人民意願、實現人民夢想。從那時起,大江南北,長城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冒著敵人的炮火共赴國難,無論是正面戰場,還是敵後戰場,千千萬萬愛國將士浴血奮戰、視死如歸,各界民眾萬眾一心、同仇敵愾,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擊日本侵略的英雄凱歌,用生命和鮮血譜寫了一首感天動地的反抗外來侵略的壯麗史詩。通過八年抗戰,中國才徹底結束了百年來飽受外侮的悲慘歷史,驅逐了入侵之敵,收復了淪喪國土。

  中國人民團結一致,以抗擊日本法西斯的輝煌戰績,一掃中國近百年盡遭侮辱、積弱不振的形象,第一次贏得了反對外來侵略的偉大勝利。這也是七七事變爆發後,中華全民族的空前覺醒和因此重新煥發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氣節是中國人民堅持8年抗戰、最終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根本力量。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近代以來爭取獨立自由史冊上可歌可泣的一頁,是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程中飽經滄桑的一章。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使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團結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澤東同志所指出的,這是“戰爭史上的奇觀,中華民族的壯舉,驚天動地的偉業”。

  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開闢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為挽救民族危亡、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作出了彪炳史冊的貢獻。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中國人民對戰爭帶來的苦難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對和平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縱觀世界歷史,依靠武力對外侵略擴張最終都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規律。中國將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並且希望世界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讓和平的陽光永遠普照人類生活的星球。

  歷史不能忘卻,歷史不能改變,歷史不能重演。居安思危,我們必須從歷史經驗中清醒認識到,和平發展不會一帆風順,我們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在涉及我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我們必須敢於劃出紅線,亮出底線。能戰方能止戰,準備打才可能不必打,越怕打就可能挨打,因而亮一亮我們的鐵拳頭十分必要。

  然而,在抗戰勝利近69年的今天,日本右翼勢力一方面在歷史問題上頻頻製造事端,從否定慰安婦到大玩“購島”鬧劇,從悍然參拜靖國神社,到宣稱為侵略歷史自豪;從解禁武器出口,到解禁集體自衛權,這些極端舉措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的和平憲法,意味著日本重新成為一個可以發動戰爭的危險國家,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屢屢自以為得計。

  日本右翼勢力如此這般囂張,目的就是企圖挑戰國際社會對日本軍國主義的正義審判,挑戰二戰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安倍政權的倒行逆施引發了包括中國人民在內的亞洲各國人民的集體聲討,激起了世界上所有愛好和平的人們的一致反對。對此,中國人民和世界人民決不允許。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是要以史為鑒,面向未來,避免歷史 悲劇重演。我們敦促日本領導人本著對歷史、對人民、對未來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正視和認真反省歷史,糾正錯誤,改弦更張。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中國人民抵抗日本軍國主義侵略的正義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不久,中國政府已將每年9月3日確定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今年2月27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兩個決定,確定9月3日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次以全國人大常委會決定的形式確定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是為了更好地銘記歷史,緬懷在抗戰中英勇獻身的英烈和所有為抗日戰爭勝利作出貢獻的人們,表明中國人民堅決維護國家主權、領土完整,維護二戰勝利成果和戰後國際秩序的堅定立場。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清醒劑。當前,中國人民正在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我們致力於民族復興,不忘歷史;我們追求和捍衛和平,但敢於痛擊窮兵黷武者;我們不惹事,也不怕事!我們再次警告一切好戰者,誰玩火誰就被焚,誰再塗改歷史,誰就將受到歷史的懲罰。

  應該看到,抗戰勝利後,臺灣雖然回到了祖國懷抱,但是,至今與祖國大陸尚未實現統一,這始終是籠罩在全體中國人心頭的一片陰影。當前,國際上有那麼一些人不甘心看到中國的統一強盛,總想利用臺灣問題從中漁利。臺灣島內某些人也在積極鼓吹“兩個中國”、“一中一台”,肆意進行分裂祖國的活動。然而國家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任何黨派、勢力和個人都無法抗拒。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是什麼人破壞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都必將受到整個中華民族的唾棄,都必將成為歷史的罪人。統一祖國,振興中華,是關係整個中華民族前途命運的韆鞦偉業。為了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海峽兩岸的中華兒女理應求同存異,在“一國兩制”、“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攜起手來,共同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譜寫新的歷史篇章。

  中國人民從過去遭受侵略的歷史中深深懂得,落後就要挨打,貧弱必被宰割。要使民族自立自強,必鬚髮展經濟,繁榮科技,厚植國力,強國富民。中國人民十分明確,除非發生大規模外敵入侵,始終都要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我們需要繼續發展與壯大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加強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團結包括廣大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在內的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堅定不移地向著我們既定的現代化目標邁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面振興,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奮鬥!

  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紀念全民族抗戰勝利69週年,目的就是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警示未來,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堅定不移維護世界和平。兩岸中國人務必要聯合起來,以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支援、維護、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增進兩岸同胞福祉,共同開創中華民族新的前程,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