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屆三中全會深化改革有助兩岸和平發展

時間:2013-11-22 15:24   來源:台灣網

  中國共産黨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再次吹響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從發表的公報來看,十八屆三中全會無論是從全局性、戰略性、前瞻性發展的高度,都大大加強了全面深化改革設計和整體總的規劃,為全面推進中國現代化進程指明新的改革方向。尤其改革涵蓋了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五位一體的建設內容,對今後十年改革作出了系統地全面規劃,由此拉開了今後十年新一輪改革的大幕。無論從全會哪個角度、那個層次、那個側面來講,十八屆三中全會無疑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總部署、總動員,為繪就兩岸統一藍圖,實現美麗的“中國夢”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一基本思路,將使大陸經濟在歷經改革開放35年後,再次迎來新的發展空間。如果中國經濟實力再次得到新的提升,無論對大陸,還是對臺灣,都是一個對雙方利好的好消息。兩岸關係經過5年多的發展已經全面進入“深水區”。兩岸經濟合作實際已經融入其中,可以用唇齒相依、密不可分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十八屆三中全會描繪出未來十年發展路線圖。由此而可見,強勁的改革力度、優化的投資環境、規範的市場運作、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也必將為臺灣經濟發展提供更大的舞臺,為廣大臺胞同胞提供更多的發展商機,臺灣將從大陸新一輪改革發展中獲得空前利好。如果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要擴大對臺灣開放合作,對於臺資企業的發展是好事一樁,同時可以幫助臺灣企業尤其在大陸的中小型臺灣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的一系列重要改革措施,對臺資參與大陸經濟發展更是十分重要的契機。如果兩岸經濟合作持續推進,將會加快兩岸經濟轉型升級,進而會促進兩岸關係發展。五年多來兩岸發展實際證明,大陸因素對臺經濟發展越來越重要,作用也越來越明顯。我們相信,十八屆三中全會將開啟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征程,為兩岸關係發展提供新的強大動力,將會大力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向更高層級別邁進。

  前不久,中國國民黨于臺中召開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後,中共中央電賀國民黨中央委員會。賀電內容指出,近年兩黨共同努力,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期望繼往開來,鞏固既有共同政治基礎,繼續維護“一個中國”共識。今年7月20日,馬英九當選國民黨主席當晚,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向馬英九發出賀電。馬英九並於同一日做出回復:“1992年,海峽兩岸達成各自以口頭聲明方式表達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本黨自五年前在臺灣重返執政伊始,相關部門立即在此項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從這裡可以看到,“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得到了兩岸的共識。與此同時,習近平也分別致電吳伯雄與連戰,恭喜兩人繼續出任國民黨榮譽主席。

  中國大陸新一輪的改革發展將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實基礎和強勁動力,也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戰略自信的重要基礎。同時讓人看到,中國新一輪改革必將進一步激發經濟發展活力,夯實經濟發展基礎,經濟的持續穩健發展將會進一步增強綜合實力,必將提升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祖國大陸經濟發展再上一個新的臺階,對於臺灣來説,也是好事一樁。

  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內容不僅僅包括經濟改革,同時也涵蓋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領域的改革與發展,未來兩岸在這些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將面臨更多的發展空間。在深化改革的強力推動下,兩岸不斷鞏固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將獲得更為廣闊的空間。(台灣網網友:趙虎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